|
|
||||||||
9月25日晚,三亞千古情景區(qū)開園及《三亞千古情》首演拉開了帷幕。據了解,三亞千古情景區(qū)將主題公園、文化演藝、娛樂休閑等不同功能進行組合突出文化旅游魅力,成為一個多元化的旅游景區(qū)。掩映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鮮花叢中的三亞千古情景區(qū),是根據黎苗老人們口口相傳的記憶而復原,是展示三亞從落筆洞到國際旅游島一萬年歷史文脈凝聚而成的夢幻之城。景區(qū)內有崖州古城、大象谷、海盜大戰(zhàn)、科技游樂館、黎村、苗寨、山上花黎、椰林灣、圖騰廣場等數十個主題區(qū),是體驗三亞天涯文化、黎苗文化、原生態(tài)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地方。 景區(qū)內黎族織布、制陶、黎樂、蠟染、打柴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星羅棋布,上刀山下火海、鉆木取火等技藝精彩紛呈,一年四季節(jié)慶活動不斷,如黎族三月三、潑水節(jié)、比基尼火把狂歡節(jié)、沙灘音樂節(jié)、啤酒節(jié)等,將成為三亞夜游的首選之地。
除了景區(q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還有由黃巧靈導演的《三亞千古情》演藝。當天晚上8點,隨著《落筆洞》、《鹿回頭》、《海上絲路》、《鑒真東渡》、《冼夫人》、《美麗三亞》等劇情的展開,由大型LED顯屏、升降臺、空中軌道、造浪機、移動車臺、透明天膜、大型沙畫、全息投影、數字燈、結構投影等390多套舞臺燈光機械組合出奇幻夢境。
整場演出,觀眾就像坐在時光穿梭機一樣,時而置身于原始森林,時而游弋于驚濤駭浪,時而徜徉于花海瑤池,時而搏擊于遠古戰(zhàn)場,時而漫步于椰風銀灘,全身心馳騁在三亞浩瀚壯闊的歷史長卷,從視覺、聽覺、情感等方面帶來極度震撼。
三亞市人民政府有關領導表示,三亞千古情項目將極大豐富三亞的文化旅游市場,拉動文化演藝產業(yè)發(fā)展和繁榮,為三亞的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打造國際化和本土化相結合的文化產業(yè)和旅游文化品牌,不斷提升三亞的旅游競爭力。
據悉,近年來,三亞不斷探索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在此基礎上,旅游演藝在三亞方興未艾。目前,大型演藝就包括了《海棠·秀》、《火鳳凰》、《浪漫天涯》 等。 對此,《三亞千古情》導演黃巧靈表示,游客在匆匆欣賞美景的同時,更需要了解當地文化。《三亞千古情》是通過對三亞歷史文化的提煉和獨特理解,用一個小時的時長將三亞歷史文化展示出來。三亞需要這樣的劇目,“再多三臺五臺都是不夠的,應該百花齊放,所以各種藝術門類的演藝都可以再三亞生長。”黃巧玲如是說。
三亞民間旅行社總經理蔣月琴,三亞千古情景區(qū)及《三亞千古情》演藝劇目給海南旅游市場帶來新的亮點。“眾所周知,海南自然資源很豐富,但文化方面有所缺乏。《三亞千古情》劇目深度挖掘了海南的文化,結合現代舞臺效果,是古典文化與現代表現形式的結合,非常有震撼力。將給市民和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蔣月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亞民間旅行社將作出多種形式的推廣。
三亞市民趙鐵峰一家人在景區(qū)首開當天參觀了景區(qū)并觀看了《三亞千古情》演藝,趙鐵峰開心的告訴記者,“演出非常不錯,讓我對三亞的歷史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景區(qū)內的各個文化主題館讓我們感受到與現代截然不同的古代文明。”
據悉,三亞千古情項目是2009年三亞市委、市政府引進的重點文化產業(yè)項目,整個景區(qū)占地面積225畝,共分二期建設,景區(qū)及演出劇目均由宋城集團打造。第一期文化產業(yè)項目2012年4月破土動工,經過500多天的建設,三亞千古情景區(qū)成為展現三亞歷史文化、細致精美、古色古香的景區(qū)。(記者 劉小利 曾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