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商務客源或成勝負手
國航一高管稱高鐵“體驗并不十分愉悅”,候車環境也不如航班,這將削弱對高端客源的吸引力。
“京滬航線絕不會被高鐵所取代,保守估計,到今年年底客流量即可恢復,因為京滬航線是國內絕無僅有的高端商務客占七八成的航線。”對此,上述國航高管表示,京滬航線商務含金量高的特殊性給民航“京滬保衛戰”增添了信心。
2007年,為了應對鐵路提速帶來的壓力,東航、國航、上航、南航和海航五大航空公司聯合推出了自由簽轉、半小時一班,三小時即可完成旅行的“京滬空中快線”。
按照幾年來的運營情況,“京滬空中快線”經濟艙票價常年維持在平均7折左右的水平,商務艙客座率幾乎能達到八九成。票價與上座率“雙高”,造就了這條國內聞名的“黃金航線”。
另一方面,“京滬空中快線”商務艙票價基本維持在全價水平。按照民航運營的“二八法則”,通常占2成數量的頭等艙客人收益在整個航班收入中可占8成。
“所以你抓住高端商務客就抓住了這條航線的關鍵。”上述國航高管稱,如何提高服務水平,提高準點率,這才是民航該思考該努力去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去和高鐵打價格戰,要知道,高端商務客人對旅行服務質量和體驗很敏感,對便宜幾百塊錢的價格并不敏感,這些高端商務客源才是“捍衛”民航京滬生命線的“中堅力量”。
對此,東航方面也表示贊成。東航方面稱,與高鐵競爭的格局中,航空公司有明顯的優勢。比如航空的銷售渠道多樣成熟,并伴有更多等級和靈活的銷售價位,全程差異化服務體現尤為明顯。還有,航空消費群體對坐飛機有偏好,他們喜歡安全、舒適、整潔的候機和機艙環境。
為了應對高鐵的挑戰,國航上述高管曾親自去體驗過京津城際鐵路。“體驗并不十分愉悅。”該人士稱,首先,市區內容易堵車,所以開車到北京南站并不比到首都機場時間短,通常高端商務客不太可能拎著行李去坐地鐵。
他還認為,在北京南站的候車室里,環境十分嘈雜混亂,雖然高鐵出售一等座,也在車廂內提高了服務水準,可與民航相媲美,但是在國內高鐵候車廳,基本沒有VIP高端候車室,這無疑削弱了高鐵對高端客源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