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經典
老服飾也有潮流元素
穿軍裝 拍婚照
當中山裝遠離視線,當軍裝成為記憶,當中西式罩衣和健美褲不再流行,年輕一代對過去的著裝又有何看法呢?
說到此,不得不提香港影星陳小春與應采兒那套別出心裁的結婚照———他們倆穿著上世紀60年代的樸素軍裝、手中高舉紅色的結婚證(見上圖)。這張照片被網友大量轉載,掀起了一股模仿熱潮。80后的王小姐對此認為:“紅色經典服裝重新受追捧,一方面是人們懷念過去艱苦奮斗的歲月,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出自一種標新立異的目的。”
經營服裝生意的年輕老板車先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經典服飾之所以重新流行,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們適合改造,衣服本身不再流行,但經典的元素卻可以保留。比如上世紀50年代的女工裝,現在看起來依然包含很多流行元素,職業女裝似乎有些列寧裝的影子,解放鞋也被重新改造為潮鞋。”
記者發現,80后、90后年輕人的服裝消費觀是不同的。有人非名牌不穿,有人只重穿著的舒適,有人喜歡追逐服飾潮流,有人愛穿奇裝異服。
一位80后總結:“紅色服裝都會以獨特的方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和記憶中,無論看到的是當年的昂揚斗志,還是心酸歲月,都將激勵我們走向美好生活。”
[解放初期] 國服蘇裝齊登場
上世紀50年代,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毛主席和周總理身穿中山裝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形象。中山裝此時又被稱為“人民裝”,影響了后來的“軍便服”和“青年裝”。當時的服裝潮流中還彌漫著一股俄羅斯風情。原因就是在建國之初,中國在很多方面以前蘇聯為楷模,服裝時尚也是如此。列寧裝原是男裝,因為認同社會主義,崇尚簡約與樸素,中國女性也喜歡并接受。蘇式傳統女服布拉吉和蘇聯花布襯衣為灰藍黑的中國服飾增添了幾點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