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二:建設工期49天?
【回應】 “49天”非建橋工期,橋梁建設工期4年8個月
有網友質疑:“夏意橋只用短短的49天就實現了竣工通車,曾創造了鄭東新區建設史上的新紀錄,速度快得驚人。”
據記者了解,夏意橋總長350米、寬50米。針對此前媒體報道,記者在鄭東新區管委會官方網站上找到了日期顯示為2010年1月28日所發的“鄭東新區2009年大事記”原文:9月30日,“121工程”竣工通車,即農業東路、夏意橋、秋意橋通車,如意河北段開挖完成,起步區所有河渠工程全部完工,鄭汴路拓寬改造工程完工。副市長兼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王哲和全體班子成員出席了慶典儀式。這標志著橫貫鄭東新區的農業東路全線通車,49天的建設工期也創造了鄭東新區建設史上的新紀錄。
從原文看,49天工期的表述并不是單指夏意橋的竣工通車。
鄭東新區建設環保局副局長王衛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稱,“夏意橋49天建設工期”的說法并不準確。夏意橋2005年1月開工建設,2007年10月主體完工,2009年9月30日建成通車,建設工期為4年8個月。
原夏意橋項目的施工方、河南省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蘇富金向記者表示,所謂的“49天建設工期”指的是農業東路390多米因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未拆遷導致農業東路無法貫通,在該校爆破拆遷后,用49天將該段道路修通投用的工期,而非橋梁建設工期。“那么短時間修一座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整個工程持續好幾年。”曾參與施工的吳德睿說。
市民王桂清是最早入住鄭東新區聯盟新城的居民,他告訴記者,以前東區入住的人相對少些,自己平時也路過此處,由于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遲遲未能搬遷,整個農業東路在這里發生了“腸梗阻”,位于此地的夏意橋早已修好,但只能是“擺設”,閑置了好幾年,具體日期自己雖沒有關注,不過49天的說法根本不可信。
焦點三:不是原施工方維修嗎?
【回應】 維修者就是施工方,修復工作現已完成
網文中稱:“維修施工的,并非夏意橋的原始建設單位工人。這樣的處理怎能服眾?誰的問題就要追究誰的責任。”
記者在施工現場見到了原夏意橋項目的施工方項目經理蘇富金,據其介紹,他們就是原施工方河南省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具體修復措施主要包括對技術工藝進行全面改進,對全部柱頭采用新工藝進行加固處理。具體工藝是在每一個柱頭和欄桿柱身上加鉆多個深10厘米,直徑2厘米的孔,并在孔內注入結構膠,再將直徑1.8厘米的螺紋鋼插入柱頭和柱身,通過鋼筋和結構膠的共同作用將柱頭和柱身連成牢固的整體。
截至9月7日,夏意橋的修復工作已全部完成。不過,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橋的后期裝修施工上確有瑕疵,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管養力度,加強市政巡護,減少人為破壞。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