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話車險,車主們早已不再陌生,現在,河南省已經陸續有十幾家財險公司都推出了這項業務。但隨著電話車險業務的普及,人們發現它在給大家帶來優惠之余,也給大家增添了不少的煩惱。
現狀
糾結的車主
在媒體工作的陳先生,今年9月份,他的車險到期該續了。還不到續保的日子,他已經連續兩個月被保險公司“騷擾”得不勝其煩,現在,只要一看像是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他都趕緊掛斷。“真的不想多說了,我現在都怕了電銷(電話車險),即便是想買,也不想通過這些天天給我打電話的人購買。”
與陳先生的情況相同的大有人在。“當保險公司承保的客戶汽車保險快要到期時,為不使客戶出現保險空當期而受到不必要損失,善意地電話提醒一下,是必要的。”一位財險公司客戶服務部人士談道。
除了一些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一而再、再而三打客戶電話,或者不分時間場合地打客戶電話,更有業務員不知從什么渠道非法獲得消費者的信息,然后撥打電話進行車險銷售,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騷擾。
有業內人士表示,“陌生的促銷電話,反復不停地打,不僅不能實現銷售,對保險公司的形象反而是一種損害。保險公司不能靠擴大坐席人員規模、增加呼出電話數量來競爭,應該靠增強公司的知名度、提高公司的服務質量,來吸引并留住更多客戶。”
問題
不能只看價格不知條款
由于交強險的監管部門另有規定,按上一年度是否出險和出險次數進行保費的上下浮動,因此電話車險節省的是車險中的商業險,它的優惠比例為車險折后價格的15%。
以3000元的商業險為例,按傳統車險最優惠的價格8折計,需支付2400元;如果采用電話車險,還可優惠15%,即只需支付3000元×80%×85%=2040元,比傳統車險少支付360元。
“價格優勢確實是電話車險無與倫比的利器。”據一位業內人士陳先生介紹,但是,目前統一保險條款分為A、B、C三款,各家保險公司會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這三種保險條款內容有差別,對責任的認定也不同。
“比如一輛車在車主倒車時,把車子撞了一個坑,如果選擇A條款的保險公司可以正常理賠,但是如果是選擇B條款的公司,這樣的事故是不予賠償的。”再比如說,對于防盜系統不好的品牌車,某些保險公司根本不會對此類車銷售盜搶險。該人士建議車主不要單看價格,而要仔細研究相關條款,以免買的保險在遇到問題時遭到拒賠。
同時,還要注意電銷人員在介紹險種時,可能存在的銷售誤導。
比如有些剛買車險一兩年的車主對保險條款都不是很了解,一旦電銷人員在報價中使用“請問你的車是你自己開的嗎?”“請問你的車是否跑長途呢?”“請問需要不計免賠嗎?”等誤導性的語言,或者模棱兩可的解釋,報出看似十分優惠的價格,使不內行的車主一下子看不出來,以為就是單純的價格便宜,卻發現在日后的理賠中發生不足額理賠或者理賠打折等糾紛。
對比
保險服務差別大
電銷車險除了在購買前期要注意一些條款問題外,對于后期的理賠,消費者也對它頗有微詞。
王女士的車險一直是在4S店買的,“以前車子出過幾回險,由于保險是在4S店買的,報險、保險勘查、保險復核、維修、結賬、保險報銷,這么多事,去趟4S店就搞定了,不用在保險公司修理店、保險公司之間來回奔跑,也挺省心。”
采訪中,一些拒絕電話車險的車主反映的共性問題就是,“在賠付金額上沒有任何區別,但在服務上,還是會有差異。”
對此,業內人士陳先生表示,買車險時,電話車險通過電話,在溝通上可能不如與保險業務員“面對面”來得充分,雖然電話車險的坐席人員在講解和指導上可能更規范,但很可能會給人留下不太詳盡的感覺。
同時,在理賠環節,傳統車險由于有熟悉的業務員幫助或指導,可能更方便;而電話車險只能通過保險公司的電話來尋求幫助,缺少了代理人這一中間環節,也就得不到直接的專業性服務,客戶如果對保險辦理流程不了解、對理賠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可能會感到辦起來較煩瑣。
對此,有不少車主會認為,電銷車險雖然前期花的錢少,但是后期可能浪費的時間、精力、成本會更多,還不如在4S店或者找相熟的保險代理人購買車險。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