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力舉措加強網絡內容建設
河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隨著我國互聯網迅猛發展和網民數量劇增,互聯網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人們工作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和問題,特別是對互聯網內容管理提出了新課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推進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
(一)
網絡已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渠道。截至2012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已超過5億,以互聯網媒體、手機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正在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社會輿論生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網絡所具備的即時、互動等特點為民意表達提供了方便而快捷的平臺,公眾可以通過網絡對社會事務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訴求。尤其是發生突發事件或社會熱點問題時,不少民眾往往會在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或傳遞信息,通過論壇、博客、微博等表達意見、參與討論。一旦網絡熱點形成,各種輿論交織疊加,就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
網絡輿論的非理性情緒容易引發極端事件。透過頻頻發生的網絡事件,網絡輿論的作用已經不可小覷。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大量網民參與網絡事件過程中,對信息的辨析、價值的判斷往往處于一種理性與非理性混雜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話語并非完全來源于通過傳播形成的認識。互聯網的興起,既賦予了人們更多表達利益訴求的途徑,也為網民抒發抑郁不平情感提供了載體。當前網絡輿情的非理性因素突出,處理不當甚至會誘發各類突發事件,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比如,部分網絡謠言是網民無意識傳播的,可信度不高。但時有發生的網絡謠言和惡意炒作也可能混淆公眾視聽,誤導受眾,甚至引發社會恐慌。
(二)
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是我們發展互聯網的寶貴經驗。應通過不懈努力,切實抓好網絡內容建設,真正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陣地。
堅持正確導向,加強網上思想輿論陣地建設。網絡已成為影響廣泛、發展迅速的大眾傳媒,必須把堅持正確導向擺在突出位置,加強網上思想輿論陣地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當代中國的最強音、時代進步的主旋律,形成是非分明、懲惡揚善的網絡輿論氛圍。
強化法制建設,促進網絡規范形成。社會生活有邊界,網絡世界也應有底線。虛擬的互聯網,不能脫離公序良俗的規制,成為一個“只要自由、不要約束”的王國。應針對網絡社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門立法,嚴厲打擊各種非法行為,加大對手機淫穢信息和網絡謠言的整治力度,進一步規范網絡秩序,促使網絡行為規范化。通過互聯網立法、網絡規范,引導公眾更有序、更規范、更合法地享有自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