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市委書記楊樹平介紹三門峽茶產業情況。
2011年9月16日,三門峽“函谷紅”茶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南茶北移”再增新的中原元素。“函谷紅”茶受到與會嘉賓特別是茶商的普遍好評和追捧。
三門峽市市委書記楊樹平介紹,三門峽“函谷紅”茶研發成功,使三門峽茶產業發展迎來了嶄新的發展局面。今后三門峽將繼續加大茶產業基地建設,扶持培育茶葉加工龍頭企業,全力打造三門峽優質茶葉品牌,逐步把三門峽市建設成為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知名的優質無公害茶葉生產加工基地、茶葉流通區域中心、茶樹“南茶北移”馴化基地和重要的茶文化生態旅游休閑區,把茶產業發展成為三門峽市重要的特色農業優勢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渠道和財政收入的新增長點。
據悉,三門峽地處豫西丘陵山區,海拔較高,雨量充沛,溫度適中,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土壤無污染,富含微量元素,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良好自然稟賦,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林、果、煙、菌等八大特色農業:森林覆蓋率達到47.99%,位居全省第一,被省政府授予“林業生態縣建設先進市”榮譽稱號,6個縣(市、區)全部成為省級林業生態縣;果品產量位居全省首位,年產鮮果17億公斤;煙葉種植面積、產量穩居全省第一;畜牧、食用菌、中藥材等產業優勢突出、效益明顯。
茶產業是新興高效特色產業,種植茶葉畝收入可達5000-8000元,能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防止山洪泥石流災害,同時,茶產業加工鏈條長,輻射面大,帶動力強,具有較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發展茶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新路。
在三門峽市政府與福建九拓茶葉公司簽訂合作發展框架協議后,對三門峽紅茶進行了研制和開發。目前,推出的三門峽“九拓函谷紅”茶是采用盧氏伏牛山區的優質茶葉,經九道工序精制而成的高山生態茶。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茶葉品質上看,三門峽屬高緯度茶區,產茶芽肥葉嫩,具有持嫩性好、芽葉肥壯、水浸出物豐富、耐沖泡等特質,特別是影響香氣和滋味的芳香物質、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堿含量適中,茶葉內在品質較好。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生俊東)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