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秋有重大會議召開 股指連續殺跌幾乎是不可能
周三A股被B股拖累下跌,收盤滬B股指數慘跌4.71%,深B股指數跌4.21%。A股方面,滬綜指跌0.49%報2136.15點,深綜指 跌 0.68%報887.54點。滬市成交創調整以來地量,僅411億元,提示市場人氣低迷已達極致。
目前投資者之所以對股市興趣下降,經濟向差遠非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設不到位。關于制度建設,冠冕堂皇的說法有許多,但時間久了必不起作用。投資者吃虧或占便宜一定是有切切實實體會的,旁人說啥也沒有用。因此,說那么復雜沒太大意思,完全可簡單地描述這個股市--這個市場中"白吃白拿"的人越來越多,許多莫名其妙的人弄個莫名其妙公司就敢高價圈錢。
筆者認為應該像擠壓壟斷企業一樣,也得逼迫這些利益方吐出一部分無風險利潤,只有這樣,大伙還有得玩,要不然只能一起玩完。
大盤貌似不太好,隱約中卻也有些微向好苗頭,這大致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B股如此慘跌,若放在以前,則A股的跌幅一般遠不止這些;其次是少數中小盤股最近有所活躍,表明一些激進型資金已在提前布局。
對激進型資金來說,即使傾向于提前布局,也會盡量避免過早地提前,所以他們如此操作隱含的假定應該是:股指即使失守2132點,續跌空間不會很大。
當然,他們這種假定也不見得一定正確,但至少表明市場中已存在些積極因素。如果這些積極因素得到其他機構響應,或管理層能推出救市政策,則不排除股指出現更大的反彈機會。
B股殺跌,表面上和閩燦坤B(200512)股相關,該股股價折成人民幣后低于1元面值。該公司已陸續3次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其有可能終止上市。未來B股如果進一步殺跌,不排除A股繼續承壓的可能,投資者可繼續觀察A股上述"相對抗跌"的特性能否延續。
B股走勢應也和人民幣匯率相關,B股計價用的是港元或美元,但對應資產是人民幣,如果資產質量不變,其所計價的港元或美元相對于人民幣升值,則B股下跌,反之則漲。
人民幣最近貶值跡象頗為濃郁。本周起人民幣中間價連續3天跳躍式貶值,上周五美元/人民幣中間價為6.3112,本周一貶為6.3270,周二續貶為6.3339,周三再貶為6.3429。
管理層對人民幣貶值的容忍度通常和出口情況及物價壓力相關,出口差時更易貶值,物價壓力小時也更易貶值。很明顯,我國出口情況遠不如從前,物價壓力也遠低于去年,所以人民幣貶值易于理解。
就股市而言,人民幣貶值通常不太有利,因其可能誘發資金流失,進而使得維持貨幣供應量增速目標變得更困難一些。目前我國M2增速雖然還勉強站在13%左右,但未來能否延續是極成疑問的。筆者個人認為未來資金壓力或長期存在,所以A股調整也將是長期的。
不過短期內大盤不見得持續向弱,這從期指持倉變化也多少能看出一些,因近期期指空頭似乎已不太敢大舉加空。對空頭而言,他們不一定忌憚經濟基本面,極可能忌憚政策的不測變化。
眾所周知,今秋有重大會議召開,這種情況下股指連續殺跌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管理層早晚會護盤,雖然很難猜測具體時點和力度。(每日經濟新聞)
政策左右為難 慎防“多殺多”
昨日,大盤總體表現為反彈無力再次回落的走勢,成交量再次萎縮。從市場軌跡來看,滬綜指再創年內收盤新低,而從機構資金來看,今年以來存量資金運作的虧損度與風險日益加大,板塊品種的突發性下跌,可能正是存量資金難為的表現。盡管央行通過正逆回購方式有所影響市場,但在目前銀行業負債總額超過100萬億、M2高達90萬億的背景下,央行政策正處于左右為難、風險疊加的時候。
從市場技術層面來看,由于周一打破2132點后,進場者極少,而透過半年報來看,基金特別是股票型基金倉位高達85%,說明其虧損與能夠動用的資金有限。因此我們預計2132點這一位置支撐力度有限,而其下方支撐非常薄弱,如果成功跌破,存量資金將受打擊,風險加大,可能誘發市場“多殺多”局面的產生。
從基本面來看,據中國政府網信息顯示:國務院決定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ㄊ校┴瀼芈鋵崌鴦赵悍康禺a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專家認為,此次督查行動應被視為中央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使得房價在目前狀態下平穩運行,防止新一輪暴漲的信號。
總體來看,滬綜指目前處于典型的下降通道之中,隨著市場新低不斷出現與量能配合不佳,因此如果市場近期若成功破位2132點,不排除A股出現“多殺多”的局面。操作上,投資者要防范強勢股補跌與績差股財報風險,而對于退市可能出現的今年第一股影響,我們認為影響較大。對于穩健投資者而言需要關注債務危機、上市公司業績變化及量能與政策變化,繼續采取戰略觀望仍然是主要策略。(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