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哈爾濱日報訊(記者胡玥)記者從8月8日召開的全市拆違工作座談會上獲悉,自去年5月12日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群眾反映強烈的關鍵區域作為拆違工作突破口,各區政府、各職能部門聯動查處,高壓打擊,依法操作,攻堅克難;全體一線執法人員堅持“一把尺子”治理違建,拆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今年8月6日,全市累計拆除違法建筑16059處共630萬平方米。14個月拆違量相當于全市前5年總和,這在哈爾濱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26億元。
監管不到位行政問責
針對易產生違法建筑的高發區域、重點區域、管理薄弱環節,各區政府、各職能部門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充分發揮一線人員作用,不斷加大巡查頻次,第一時間發現情況、處理問題、報告信息,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有效防控違建“反彈”。針對群眾舉報的多發性、頻發性、反復性區域,市拆違辦、市城管行政執法局成立了4個拆違督查組,不間斷進行地毯式巡查。截至目前,共發現新建、改建、擴建違法建筑111處,下達督辦、轉辦、交辦件51項。對監管不到位、信息報告不及時的,予以行政問責,有效遏制私建濫建勢頭。
加大拆違力度鞏固戰果
在拆違過程中,各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始終從維護群眾利益出發,堅持公平正義,不斷加大對違建打擊力度,鞏固延伸拆違戰果。道里區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和諧環境,拆除長嶺湖15棟3.6萬平方米違法私建別墅及附屬設施,初步恢復湖區景觀生態功能。香坊、道外兩區全力保障阿什河綜合治理工程順利推進,僅用45天拆除了項目一期違建58219平方米,為改善沿線居民生活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南崗區著眼打造市民便捷的交通環境,根除城市發展頑疾,大干90天,一舉拆除道橋街45處7.6萬平方米違法建筑,為哈西客站凈地掃清了障礙,并將遺留3年之久,嚴重干擾該區域整體改造的鐵路大院違法建筑全部拆除。松北區妥善解決群眾回遷安置難題,拆除了8年之久的違建,加快了眾合城等項目建設進程。
無償拆違真情救助贏得支持
各區政府、各職能部門還將拆違工作與群眾生活需求并重,對確有實際困難的違法建設人,給予必要的困難救助,形成長效救助機制,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生活。對于國有土地上的違建房屋,堅持拆違、控違、救助有機結合,一事一議,主動服務,認真把關,落實好困難救助政策;對于集體土地上的違建房屋,確需實施困難救助并已按要求主動進行自拆的,參照國有土地政策執行,做到拆違及時,控違有效,救助跟進。截至目前,全市已對居住在違建中的低保戶、特困戶等379戶困難群眾實施政策性轉移救助,通過幫助群眾搬家、安排就業等解決實際困難7000余件,無償拆違,真情救助,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拆違挽回巨額經濟損失
拆違為國家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如果按每平方米最低2000元補償標準計算(最高補償達6000元),拆除630萬平方米違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26億元。此外還有許多無法估量的連帶經濟損失,往往一個項目受一戶或者幾戶征收拆違影響,不僅項目無法按時開工產生效益,而且群眾也無法按時回遷,損失更大。例如,南崗區12個征收現場8年沒有凈地,拆違凈地后,僅土地收益就高達70多億元。(編輯:李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