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設施不完善,管理粗放隱患多
在英山縣雷家店鎮福利院,記者走進一個房間看到,白色墻面上已是污漬斑斑,門窗布滿灰塵。不大的房間里擺了兩張木板床,床四周用繩子綁著竹竿,上面撐著一頂顏色發黑的蚊帳。室內光線灰暗,開水瓶、洗臉盆、飯盆等物品零散擺放,沒有電視等家用電器。
記者走訪多所福利院,發現有些房子很破舊,已漏雨滲水。有的福利院一間小房子要住兩三個人,沒有衛生間,洗澡、上廁所不方便。大別山區的冬天異常潮濕陰冷,福利院所有房間均無取暖設施。文化娛樂設施缺乏的狀況也普遍存在,沒有報刊、圖書閱覽室,即使有活動室,里面也只有一臺電視機。
雷家店鎮福利院管理人員楊先進說,院里沒什么娛樂活動,健身器材也不實用,院民們天一亮就起床,院內走動走動,曬曬太陽,有時瞅一眼電視,冬天下午四五點鐘吃晚飯,七八點鐘就睡覺。福利院中還有不少殘疾人,據管理服務人員說,這些精神殘疾病人普遍未接受規范治療,較難照料,能保證安全、讓他們吃飽肚子就不錯了。
調查發現,農村福利院管理服務人員偏少,配備不達標,且多為鄉鎮分流人員或擔任過村干部的,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最大的近70歲,有的是院民充當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加之缺乏專業培訓,很難提供貼心服務。有的福利院超過一半的人生活不能自理,管理服務任務繁重,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會出現管理過失致使院民死亡事件。
按規定,服務管理工作人員與機構供養對象比例原則上應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備,但各地都達不到這一標準。英山縣全縣福利院管理集中供養對象977人,但只有38個服務管理人員。
農村福利院普遍與社會交流少,幾乎成了孤島。除少部分院民偶有親戚看望外,大部分無人探問,成了被社會遺忘的人。不少老人表示,孤獨寂寞時沒有人說說知心話,有苦悶很難排解,感覺很難過,不過也慢慢習慣了。
建議理順管理體制,確保正常運轉
記者了解到,目前農村福利院體制不順、責任不明和管理服務人員身份不清,是導致其運轉困難的主要原因。英山、羅田、紅安縣都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三縣民政干部呼吁,當前,農村人口老齡化已超前于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好五保老人等弱勢困難群體的養老問題是今后長時期面臨的一項課題,亟須引起高度重視。
劉輝坦言,湖北全省福利院至今未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沒有定性,相當于“黑戶”,其工作經費至今沒有正常渠道,這是當前保證福利院運轉中遇到的棘手問題。
為此,民政干部呼吁盡快理順管理體制,明確責任,加大資金投入,切實解決農村五保對象的養老問題。首先要明確福利院為鄉鎮直屬事業單位,落實管理責任,其管理、服務人員工資由縣級財政全額供給,日常院務由鄉鎮政府負責。
其次,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高集中供養生活保障標準,并建立起保障對象、保障標準動態調整的機制。各地民政部門呼吁,結合當前物價水平和福利院現狀,應按年不低于3000元的標準保障,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動態調整。對于保障對象,也要按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做到應保盡保。
同時,按院民基數10∶1配齊福利院工作人員,通過“以錢養事”等途徑設置公益崗位解決,全員聘用,核定必要經費,并辦理社保和醫保,以穩定隊伍,保證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
福利院還應加強組織文化娛樂活動,建設圖書閱覽室、娛樂活動室,訂閱黨報黨刊,配備棋牌等常用娛樂器具,組織吹拉彈唱文藝活動;加強與周邊學校、醫院、志愿者隊伍的聯系,互聯共建,不定期組織心理醫生進行精神撫慰等服務。
來源:半月談 (記者 黎昌政 俞儉)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