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實行并聯審批優化流程
投資公司一次辦妥三個證
說起武漢市并聯審批帶來的便捷,武漢金暉投資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王忠軍最有感受。2012年10月23日,王忠軍在位于武漢市民之家的市工商局并聯代辦窗口,領到了公司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王忠軍辦理的執照也成為“市民之家”運行來,辦結的首個并聯審批事項。
王忠軍介紹,第一天去市民之家,工作人員為他出具一次性告知書,告訴他辦證所需的材料。第二天,在補交部分材料后,他就順利拿到三個證件。辦好三個證只花了一天的時間,王忠軍喜出望外。“以前要分頭跑工商、質監和稅務3個部門,資料沒帶齊還要再跑,現在跑一趟就能拿到3個證了,真沒想到有這么快。”
這是武漢市優化工業、服務業、建筑工程項目三大領域行政審批流程的一個縮影,企業設立登記時限大大縮短。受理辦證后,該事項由工商局牽頭質監、稅務等部門協同辦理,實行并聯審批,工業企業1個工作日能辦結,服務類企業3個工作日內辦結。
2011年,武漢掀起“治庸風暴”,將原有的748項行政審批事項削減為339項,砍掉409項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時限平均提速50%,免征31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并在全國率先實行免費的工商注冊登記,僅此一項就為企業每年減負6000萬元。
2013年9月,武漢啟動新一輪簡政放權。目前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只有259項,比2011年減少80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下放23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17項行政審批事項,不再作為行政審批、調整為其他行政權力的事項40項。
與此同時,審批流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武漢市保留的259項行政審批事項中,87%的審批環節僅3個,有17項是可及時辦理的;81.5%的審批不收費。
■探索
湖北在全國率先曬權力清單
去年12月7日,省紀委監察廳介紹,湖北省已全面完成省級行政權力清理,共減少省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3708項,編制完成規范化的《湖北省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及湖北省行政權力通用流程圖。這標志著湖北省通過清權、確權、曬權,把省級權力關進了“制度籠子”,確保其在陽光下運行。
清理規范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在我省歷史上是首次,省委、省政府確定由省監察廳牽頭,省政府法制辦等8家單位參與,組成省級清權工作專班。此項工作2011年8月啟動,分部門自行清理、專班審核確認、權力流程再造、權力對外公開等階段有序推進。
摸清“權力底數”。針對一些部門職權擴張、權力濫用和權責不清、權力邊界不明等問題,開展了三輪清理,將省政府序列62個部門和單位中的58個部門和單位納入清理范圍,摸清省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多達8021項。
依法“簡政確權”。組織專家學者參與,對8021項權力和事項逐項審核,沒有法定依據的堅決取消,最終確認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4313項,減少3708項。
曬出“權力清單”。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湖北省級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目錄》,這是全國率先曬出的省級行政權力清單。省直部門對照清單可知自己有哪些權力,哪些應該干,哪些不能干。目前,各部門正按照省政府要求,通過門戶網站公示本部門的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接受社會監督。
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省份
2008年,通過對照沿海投資環境找差距,我省提出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的目標: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的省份。此后,我省行政審批項目步步壓縮,辦理時限大大提速。2013年10月,我省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減少至286項,繼續保持“全國最少”的紀錄。
目前,省直37個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正逐步將所有審批職能、審批事項、審批人員向一個處(室)集中,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98%的市縣建立了行政服務中心,90.8%的鄉鎮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90%的村建立了便民服務室,形成了互聯互通、協調運轉的工作機制。
近期,省紀委明察暗訪組調查發現,目前省直單位99%的審批項目實行零收費,各單位審批環節壓縮1/3以上,審批時限提速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