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山裝
中山裝因國父孫中山先生得名。后來成為中國政界領導的首選服裝。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毛澤東經常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西方又稱中山裝為“毛裝”。在60和70年億萬中國人民大多穿中山裝。中山裝上衣固里插支鋼筆,代表有知識、有文化。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西裝和時裝開始流行,中山裝逐步被大多數人放棄,成為放入衣柜保存的“文物”。
9、小人書
學名連環畫。解放后,小人書的題材多半是土地改革、愛國增產、抗美援朝等。80年代小人書進入鼎盛期;如《三國演義》、《東郭先生》、《小兵張嘎》、《地道戰》等廣受人民臼眾歡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不少外國名著和中國名著小人書也在市場暢銷。90年代,小人書漸漸在書店消失。今天,這個集體記憶的標本已成為民間逐年升溫的緊俏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