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敬愛的周恩來同志誕辰113周年之際,昨天,曾經于重慶時期在周恩來身邊工作的李學文老人,將他珍藏了數十年的革命文物捐贈給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李學文1939年參加革命。1940年,組織上安排李學文跟隨周恩來去重慶,給周恩來當警衛。在周恩來身邊工作的6年中,他親眼見證了周恩來在白色恐怖的重慶,不顧個人安危與敵斗爭,揭露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陰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夜以繼日地工作。1946年周恩來安排李學文回延安、到張家口參加學習。1949年組織上安排他到天津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鄧穎超一直對他給予政治上、生活上的關懷。
李學文這次捐贈的文物和資料共有10件:1950年9月29日、1953年9月16日鄧穎超致李學文的親筆信,1952年11月6日鄧穎超致李學文、張文莉的親筆信,重慶時期周恩來鄧穎超贈李學文的硯臺、紅藍鉛筆、藍鉛筆和西裝背心,上個世紀50年代鄧穎超贈李學文的紗巾以及1976年的《人民畫報》增刊和1977年第1期解放軍畫報《深切懷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談到這些物件的來歷,李學文老人有些激動:“1940年我開始到周恩來總理身邊工作,當時任職警衛兵,由于年齡很小,周恩來總理與鄧穎超同志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經常關懷我,無微不至。”那段時間在重慶,冬天偏暖。李學文只有部隊發的厚棉服可穿,鄧穎超就把周恩來總理還在穿的西裝馬甲送給了他。總理夫婦經常鼓勵衛兵們學文化知識,于是特別送了他鉛筆、硯臺。就連他現在的名字,也是周總理親自改取的,以前很多人只有乳名,總理便取“學文”送他,寓意多學文化知識。1946年調離總理身邊后,總理夫婦常寫信關心李學文的近況,并寄送紗巾等物件。
李學文老人對這些東西有很深的感情:“這些東西收藏了幾十年,現在拿出來捐贈,可以讓兩位偉人的崇高風范影響后人。”周鄧紀念館館長康金鳳對老人很感謝,她表示,這些文物和資料的入藏,對豐富紀念館的館藏和進一步加強周恩來鄧穎超的研究都非常有意義。
來源:今晚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