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中國革命歷史上生死悠關的轉折點。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決定武裝反抗革命黨的統治。同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了,這是毛澤東一生軍事生涯的開始。起義部隊向長沙方向進軍中相繼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指揮各路起義部隊于9月19日在瀏陽文家市會師,并于當晚在里仁學校后棟教室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會上,毛澤動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出敵強我弱,革命暫時處于低潮,應該把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轉移到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去,到農村的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9月20日,起義部隊沿羅雪山脈南下,后來在井崗山地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知制定與實施的轉兵決策,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探索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端,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1961年,國務院公布會師舊址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1966年舊址對外開放,1977年建立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2002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舊址和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舊址和紀念館實施了全面的維修和陳改版,運用聲、光、電、雕塑、繪畫、多媒體等多種現代成列手法,將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向觀眾進行了全新的展示。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永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景區美食
湘菜歷史悠久,是中國八大風味萊系之一,講究刀工,注重火候,調味豐富,側重辣味。主味突出,尤重酸辣焦麻。講究刀工和裝盤,既注重內涵精當,又著眼外形美觀,使色、香、味和諧統一。
湘菜的品種目前已達1000多種,長沙幾大著名湘菜館中,仍保持著日常供應上百種。長沙名酒有“白沙液”。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購物
長沙的繁華地段在湘江東岸的中山路、五一路、黃興路,前兩者都是商業集中地區,而黃興路目前正在改建成一條步行街。
長沙工藝、土特產品素負盛名,湘茶是聞名中外的名貴茶,味醇可口;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構圖優美,繡藝精湛;湖南瓷器,歷史悠久,被人贊為“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暢銷國內外;益陽的松花皮蛋現已遠銷國外;此外,鴨絨制品、竹刻等都是比較有名的特產。
來源:紅網綜合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