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媒體報道中國投資
“兩房”債券虧損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投資美國“兩房”債券虧損可能高達4500億美元。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
問:有媒體報道中國投資“兩房”債券虧損可能高達4500億美元,外匯儲備是否遭受損失?損失多大?
答:美國財政部即將發布關于“兩房”機構改革的白皮書,社會各界較為關注,擔心我外匯儲備投資受損。有媒體報道中國投資“兩房”債券虧損可能高達4500億美元。這一報道毫無事實根據。
截至目前,我外匯儲備持有的“兩房”債券還本付息正常,也沒有出現過投資損失。按照市場廣泛使用的相關指數計算,2008年至2010年三年間,“兩房”債券年均投資收益率在6%左右。我外匯儲備從未投資“兩房”股票,“兩房”股價下跌和股票摘牌未對我造成損失。
我們是負責任的儲備資產管理者,也是負責任的國際市場投資者。安全性是我外匯儲備投資的首要考慮,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我們采取了切實有效措施,主要潛在風險已得到有效化解。外匯儲備經營將繼續按照各項既定原則,積極穩妥實施各種投資策略,確保儲備資產安全并取得合理收益。
延伸閱讀:
奧巴馬將提交關閉“兩房”計劃書 中國債券安危成焦點
有消息稱,美國白宮最早將于當地時間11日提出一項方案,逐步削弱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下稱“房利美”)與聯邦住房貸款 抵 押公 司(下 稱 “ 房 地美”)的作用,并最終將這兩家機構關閉。作為美國的 “ 政 府 支 持 企 業 ” ,“兩房”曾被認為不可能倒閉。然而分析指出,所謂的“政府支持企業”本質上并不享有政府信用,美國政府對中國做出的確保此類企業具備能力履行財務責任的承諾,其實不過是沒有任何實質保障的“空頭支票”,中國必須擇機積極減持相關債券。
局勢
美政府不會很快淡出“兩房”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透露,奧巴馬政府最早將于當地時間11日宣布一項計劃書,詳細說明政府準備如何逐漸從規模達10.6萬億美元的房屋按揭市場淡出。美國國會將對此做出最終決定,但預計不會是在短期之內。
白宮將在計劃書中提出,逐步削弱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家抵押貸款公司的作用,最終將這兩家機構關閉。過去一年,房地美、房利美及其他聯邦機構發放的貸款占當年新增貸款總額的90%。
據介紹,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美國經濟大衰退時期,是羅斯福“新政 ” 的 一 部 分 ; 而 房 地 美 成 立于1970年。它們都由美國國會創建并獲得政府信用支持,也被稱為美國“政府支持企業”(G SE,G overn-m ent SponsoredEnterprise)。它們的主要職能是購買抵押貸款資產,然后將其重新打包為債券出售給投資者,從而支持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兩房”曾被認為不可能倒閉,其股票也一度是安全投資的代名詞,原因是其收入穩定,而且一旦出錯美國政府會出面干預。
2008年的金融危機重創“兩房”。因為“兩房”規模如此龐大,與金融系統關系又如此密切,以至于其中任何一家垮掉都會導致美國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動蕩,2008年9月7日,美國聯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即便如此,救助仍收效甚微。由于兩家公司股價長期表現不佳,在2010年6月16日,“兩房”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根據去年7月份生效的《多德-弗蘭克金融法案》,美國政府被要求就結束對房地美及房利美援助的問題向國會提交方案。因為自接管“兩房”以來,美國財政部已經投入了超過1500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彌補這兩家公司因次級貸款而發生的虧損,而這個“黑洞”政府不能一直“補”下去。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如果按照目前的方式運作下去, 在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間,“兩房”將總共花費納稅人3890億美元。
據悉,此次美國政府提交的計劃書將提供在不改變立案的前提下進行住房改革的選擇。更為重要的是,該份方案建議將為吸引私人資本進入住房金融市場并減弱美國政府在抵押貸款債券擔保業務中的作用鋪平道路。
有分析認為,削弱聯邦機構對樓市的支持力度很可能會加大購房者的借款成本,令本已脆弱的樓市雪上加霜。同時,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對“兩房”的爭議使得這個問題披上了政治色彩。共和黨指責“兩房”促進了房地產泡沫,而民主黨則認為這兩家機構幫助市民購置房屋并取得所有權,特別是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因此,分析師們認為任何轉型計劃都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而且這取決于房地產市場的復蘇速度。
“美國白宮醞釀終結房利美和房地美,但是鑒于‘兩房’的重要性,這一方案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立刻付諸于行動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