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統計公報》從多方面顯示了結構調整取得的積極成果。
從區域結構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1.4%,中部地區增長26.2%,西部地區增長24.5%,東北地區增長29.5%。投資進一步向中西部傾斜。從工業內部結構看,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5%,低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長速度2.2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0.3%,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5.5%,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3.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1.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0%,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9.6%。除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之外的另外五大高耗能行業的增速都顯著低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與此同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5.7%的平均增速。
五、就業和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民生事業成績突出
《統計公報》顯示,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1998年以來首次快于城鎮。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長11.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增長1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比城鎮快3.1個百分點,是1985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也使得2010年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為268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909萬人。
就業狀況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好的一年。2010年我國積極就業政策力度加大,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68萬人,比上年增加6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1%,比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4223萬人,比上年增長5.4%。其中外出農民工15335萬人,增長5.5%,本地農民工8888萬人,增長5.2%。
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面繼續擴大。截止2010年底,全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56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23萬人;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32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59萬人;全國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37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60萬人;全國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173萬人,比上年增加末1278萬人;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2306萬人,比上年增加末1430萬人。2678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總額為832億元,累計受益7.0億人次。全國列入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地區參保人數10277萬人。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綜合考慮經濟發展和價格形勢,我國政府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資、失業保險、基本養老金、優撫對象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等多項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社會保障由以往只重視量的增加向既重視量的增加、又重視質的提高轉變。
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我國在有效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成果,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新的進步。
在科技方面,中央財政加大了對公益性科研機構的支持力度,推動科研機構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推動建設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2010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69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5%,其中基礎研究經費328億元。同時,全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突破100萬件,達到122.2萬件,其中境內申請108.4萬件,占88.7%。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3.0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額3906億元,比上年增長28.5%。全年成功發射衛星15次,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使我國未來的探月工程又前進了一步。
在教育方面,研究生繼續擴招,招生人數達到53.8萬人,在學研究生153.8萬人,增加13.3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和全國普通高中分別招生661.8萬人、868.1萬人和836.2萬人。
在醫療衛生方面,我國繼續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步伐,支持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不斷健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繼續完善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投入政策,支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等體系建設。截止2010年底,醫療服務機構繼續快速增長,包括村衛生室在內的全國衛生機構總計達到93.9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1萬個。與此同時,醫療服務人員也快速增長,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7萬人,比上年增加4.1萬人,注冊護士205萬人,比上年增加19.5萬人。
在體育方面,我國繼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后,成功舉辦了廣州亞運會,再次展示了我國對于大型運動會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全年我國體育健兒在22個項目上獲得108個世界冠軍,8人5隊15次創15項世界紀錄。在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上,我國體育代表團共獲得金牌199枚、銀牌119枚、銅牌98枚,金牌數和獎牌數蟬聯第一名。
2010年,新中國第一次承辦了世界博覽會,創造了參觀人數最多、單日參觀人數最多、參展國家和組織最多、園區面積最大等多項世界紀錄,累計參觀者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
總之,面對新世紀以來國內外環境最為復雜的一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十一五”的圓滿收官,為“十二五”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必須認識到,我國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世界經濟復蘇的趨勢仍曲折復雜,全球流動性持續增加,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和主要貨幣匯率持續動蕩,這對我國外需繼續快速增長和國內物價穩定均構成挑戰。2011年,必須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共同協調拉動轉變。同時,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的力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