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利益鏈已經愈發壯大
從發卡機構的銷售火爆到如今禮品回收業的繁榮,黃牛黨的猖獗,由購物卡串聯起的一條灰色利益鏈已經愈發壯大,處在每一環的商家、第三方發卡機構、消費者、黃牛黨都在鏈條中各取所需、各得其利,令購物卡屢禁不止。
對于自行發卡的各大商家和各種專營單位,發卡不僅可以鎖定客戶、成功集資獲得巨額現金流,還會由于購物卡過期、損毀、零頭放棄等各種原因,獲得大筆無成本利潤。有報告稱,這個比例占發卡總額的8%-16%。有業內人士稱,現在一些商場購物卡消費已經占到了商場日常營業額的近三成。
有數據顯示,廣百股份、新大新、友誼商店等廣州本土國有商企中,購物卡(券)帶來的銷售額已經占據了商家年度總銷售額的20%-30%。近日記者在天河城百貨調查時,商場的幾位收銀員都表示,每天刷購物卡的顧客非常多。廣百百貨的收銀員也持同樣觀點。
對于專業發卡公司來說,同商戶合作,幫助積分業務可以取得從1%-20%不等比例的返傭。而且一些公司會收取一定手續費和工本費,積少成多也是筆不小的收益。
對于參與買購物卡消費者來講,他們的購卡動機可分為團購優惠和送禮,都是為獲得好處。比如中國石油的加油卡只要充值在五千元以上就能享受每升汽油減少2毛,柴油減少1毛的優惠,而買滿一萬以上就可以直接以9.7折的價格充值。在一些省錢論壇如廣州媽媽論壇上,為了爭取最大優惠時常有網友組織團購加油卡,而以卡贈禮的方便性更是顯而易見。
對于“黃牛”們而言,倒賣購物卡就是為從中賺取差價牟利,低折扣買入高折扣賣出,一張卡一轉手就能賺幾十塊。他們渠道廣泛,可以批量賣給公司,又可零售賣給消費者或者直接幫助顧客刷卡。賣不出去也可持購物卡到指定商場購買名煙、名酒或大型電器等,然后賣給回收店,賺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