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新挑戰
這位權威人士認為,應該清醒認識人民幣走出去面臨的全新挑戰:
首先,對我國宏觀經濟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人民幣跨境流動規模擴大后,對國內貨幣政策、金融穩定將產生深刻影響。他分析說,“宏觀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就不是在一個封閉系統中實施了,就有可能通過跨境資金流動,使得國內政策對其他國家影響更大了。”
在他看來,特別是在人民幣‘走出去’的起步鞏固階段,要力避經濟大起大落,保持財政政策的穩健和財政赤字的適度可控,“在我國未來形勢更加復雜的改革進程中,需要把人民幣跨境流動因素考慮進來,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宏觀經濟調控能力。”
其次,對我國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人民幣的貿易、投資、使用,需要貨幣計價、結算、交易、支付等一系列過程,都離不開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同時,國內銀行在國際市場的網點比較少。盡管近年來有所改變,但與花旗銀行、匯豐銀行等國際跨國銀行遍布全球的網點相比,差距非常大。如果不解決金融基礎建設問題,沒有我國金融機構去給人民幣提供金融服務,將大大阻礙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使用。
其三,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和開放度提出更高要求。在人民幣國際化日益深化背景下,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限制境外企業和居民持人民幣在國內投資。同時,還需要豐富的人民幣產品和有效多樣的保值和風險防范手段。這要求管理部門加快建設更加發達成熟的金融市場體系。同時,也要適應國際上新的監管要求和變化,特別是在法制和監管方面,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適合更多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境內投資所需要的法規和政策。
其四,對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這主要指跨境資金流動規模擴大帶來的不確定風險加大。一般而言,跨境資金流動對于發展中國家的風險一般比較大,但發達國家很少擔心跨境資金流動的風險。他介紹說,現在,值得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本國貨幣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是不是要小于外匯跨境資金流動風險?這是一個有待解決的新問題。據他介紹,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針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的監測系統。
最后,對我國加強國際協調和溝通提出更高要求。他介紹說,目前,發展中國家對人民幣跨境業務熱情很高,預計不久后發達國家也可能會逐漸地認可接納人民幣,“這個過程中,為了消除對中國的疑慮和擔心,需要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接觸溝通,特別是和國際經濟組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宏觀經濟部門進行溝通。否則,造成缺乏理解和充滿擔憂的局面,會大大阻礙人民幣跨境的正常進程。”
國際化五大“路徑”
“近期,人民幣‘走出去’的重點,應該以區域經貿聯系為紐帶,以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擴大為切入點。”權威人士主要從五方面介紹了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其一,積極穩固和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工作。首先,試點地區的擴大。目前試點已經包括了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外貿額占全國外貿比重的95%。如果這20個省區市的外貿能夠使用更多的人民幣,其作用會體現得更加充分。
他介紹,除了國內地域擴大外,境外地域已不再受到限制,“只要有國家愿意接受人民幣,我們就不再限制。同時,業務品種方面,人民幣也不僅在商品貿易上使用,也可以擴大到服務貿易。也即出國、旅游等服務貿易項目,現在都可以用人民幣收付。”
其二,積極推動與貿易相關的投融資試點工作。“十二五”規劃綱要出臺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計劃非常龐大,僅國企海外投資估計就超千億美元。因此,中石油、中鐵建等大型企業人民幣投資的要求非常強烈。“下一步,要把試點盡快推廣,確保在制度框架之內,大家愿意用的就用,不再單個試點。”他透露,今年年底前,針對人民幣投資制定的相關制度辦法將出臺,“一旦這個制度辦法通過以后,各地都可以比較規范地開展起來。”
其三,積極探索發展人民幣境外業務。積極支持在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這意味著,人民幣在香港內部使用,和香港與其他地區間使用,都等同于美元、日元的市場地位。“美元能在香港做什么,日元能在香港做什么,人民幣也能在香港做什么。”他認為,“這個政策幅度已經相當寬了。”這個政策出臺后,香港人民幣業務迅速發展,類似保險儲蓄、存款證等大量金融產品紛紛產生。
其四,穩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為境外經濟主體提供更加多樣化的人民幣投資服務。他介紹,“現在我國已經允許境外若干類金融機構,包括其他國家中央銀行可以投資我國境內債券市場。同時,中國證監會等部門也在考慮,把人民幣引進來適度投資A股。”而且,2010年下半年,馬來西亞林吉特和俄羅斯盧布作為新興市場貨幣在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始掛牌交易,為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與新興市場和周邊國家貨幣直接交易實現新突破。
其五,做實現有雙邊和多邊貨幣合作。首先,進一步擴大雙邊貨幣互換。除了在范圍上與更多國家簽訂協議以外,還將擴大使用途徑,推動將貨幣互換使用于雙邊投資和貿易;其次,不反對其他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現在,“不僅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甚至一些歐洲國家,都提出這種要求。”他透露,“這個問題已經在談,肯定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允許這些國家中央銀行持有我們的人民幣”;最后,穩步增強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分量和地位。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