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每日乳業部分產品日前在韓國被檢測出福爾馬林,再次引發國內消費者對洋奶粉質量的擔憂。近年來,洋奶粉接連曝出質量問題,讓高高在上的洋奶粉開始走下“神壇”。
業內人士指出,洋奶粉問題頻出,暴露出我國相關國家標準缺失的問題,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相關標準,加大監管力度,將問題奶粉“拒之門外”。
洋奶粉再陷“甲醛門”
日前,韓國每日乳業部分產品在韓國被檢測出福爾馬林,原因是其使用了受污染的進口飼料。因該公司生產的金典名作、金典媽媽孕/產婦奶粉和嬰婦安三款產品目前在中國有售,引發消費者對其產品質量安全的擔憂。
記者隨后電話聯系了每日乳業在中國的唯一總代理——煙臺每怡進出口有限公司。針對消費者的擔憂,該公司一位姓肖的工作人員稱,金典名作嬰幼兒配方奶粉100%使用歐洲及新西蘭高品質奶源,其進口到中國的每一批次奶粉都經過檢驗檢疫合格后,才進入市場,產品質量有保障。
該公司隨后給記者轉發了一份韓國每日乳業的聲明,稱報道中所稱飼料是指從澳洲進口的使用甲醛進行特殊處理的飼料,獲得了澳洲政府研究機構的特許,2003年已取得了美國FDA的安全性認證。而且這種飼料僅用于特殊營養強化牛奶,與嬰幼兒配方奶粉無關。
據悉,甲醛在自然界中,如空氣及食品中,普遍存在。福爾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一度被廣泛用于消毒和殺菌。由于它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食品工業等領域近年來已逐步減少使用。
事發后,韓國國立獸醫科學檢疫院對韓國國內四大奶業企業生產的50種不同奶制品進行甲醛緊急檢測,結果顯示:“檢測出的甲醛是可自然存在的含量范圍,是絕對安全的”。
那么,進口到國內的奶粉到底是否安全呢?煙臺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公室卞志欣告訴記者,他們對進口金典名作嬰兒配方奶粉留樣和庫存貨物進行了抽樣檢測,證明產品是合格的,根據相關規定,檢驗檢疫局已于日前撤銷了對煙臺每怡公司相關產品暫停銷售的臨時監管措施。但他拒絕透露奶粉中是否含有甲醛。
甲醛風波盡管告一段落,但洋奶粉已引發社會的信任危機。魯東大學教師宋雪瑩正懷有身孕,她說:“我本來打算孩子出生后購買進口奶粉,但現在看來,洋奶粉的質量也讓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