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委”的嘗試
盡管如此,旅游業界還是對北京旅委寄予厚望。“北京要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旅游環境的整治很重要,不應只是旅游局一個部門在努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學院院長鄒統釬對記者說。
據悉,此次北京市旅游局變更為旅委后,將會聯合園林、綠化、文化、文物、水務、商務、規劃、國土、建設、交通等多個部門,共同推動北京的旅游事業。北京每年將拿出10億元以上的發展促進專項資金,用于引導旅游產業的發展和旅游資源的開發。
魯勇表示,力爭2015年將北京打造成國際一流旅游城市,旅游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過100億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過1000萬人次,國內游客達到2億人次。
近年來,海南、南京、貴陽、秦皇島等地均設立了類似的“旅委”部門,用以協調統籌旅游事業。這被業內認為是旅游管理體制的創新和進步,有利于旅游的產業化。
在旅游業發達的浙江杭州,2001年即已設立了杭州市旅游委員會(下稱“杭州旅委”)。
“在當時的機構改革中,一般單位都是人員減少,而我們還擴編了人員。”杭州旅委宣傳處處長華雨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杭州不僅設立了旅委,還建設了杭州旅游商貿系統。“如果僅僅是名稱的更改,那很快,但要建設一個系統、形成合力,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據悉,杭州旅游商貿系統由杭州旅委、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市貿易局、環保局、工商局、監察局,西湖博覽會辦公室、杭州商業資產經營公司、杭州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組成,平時有常規的會議、聯絡機制。
“西湖風景名勝區,60多平方公里,這里的一草一木,所有旅游項目的擴建、改建、整治,都要經過‘三委四局’(杭州旅委、建委、發改委,環保局、國土資源局、園林文物局、規劃局)聯合審批。每個單位都有一票否決權。”華雨農說,這“三委四局”的牽頭單位也是杭州旅委,足見杭州市政府在行政決策上給予旅游部門的支持。
除了行政上的支持,資金保障也必不可少。華雨農告訴記者,現在每年由杭州市財政撥付的旅游相關配套資金達2.9億元,包括宣傳促銷資金、杭州市旅游西進專項資金等。“有了資金保障,旅游部門的協調工作做起來容易一些。否則,總叫別的部門支持你的工作,就不那么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