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011保障房白皮書》發布 與商品房相比 經適房竣工面積比重連降10年

經適房投資比重 12年前最高
今天,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1保障房白皮書》報告。報告顯示,從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開發商對經濟適用房資金投入雖然規模不斷加大,但其投資額度占商品房投資比重明顯下降。
報告顯示,1999年,經濟適用房占商品住宅的比重達16.6%,開發投資額增長率達61.4%,在大舉興建后的第一年即達到歷史最高點。
然而,從2001年起,隨著非保障性商品住宅的快速發展,經濟適用房投資額占商品住宅比重持續下降,2010年達到3.1%,是歷年最低。
保障房擬建3600萬套 數量將與商品房“平起平坐”分流商品住宅需求
1億人住房問題5年后“入保”
《2011保障房白皮書》報告顯示,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保障房建設速度開始加快,特別是從2011年到2015年,我國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這個力度前所未有。
另外,從北京、上海兩市的保障房占比與商品住宅價格變化的比較來看,加大保障房建設能分流商品住宅需求,對抑制商品住宅價格過快上漲具有顯著作用。
今后五年,我國將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基本上與商品房供應量“平起平坐”,大約能解決1億人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