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具名的會計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從稅法講,把“按摩費”計入成本,確屬惡意騙稅
據《經濟日報》消息稱,稅務部門在進行例行稅務檢查時,發現谷歌在華企業——咕果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構尋廣告公司和谷歌信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存在使用假發票、將無關費用如“按摩費”等列入成本、不按規定代扣代繳營業稅等問題,涉及稅款4000多萬元。此外,谷歌在華企業還涉嫌避稅,稅務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對此,IT市場咨詢專家楊群曾對記者表示過,谷歌中國用“按摩費”沖賬的行為,很明顯屬于惡意騙稅,并有可能被課以雙倍懲罰性罰款,而且還要每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一位不愿具名的著名會計師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證實說,從稅法上講,把“按摩費”計入成本,確實屬于惡意騙稅。
如果一切屬實,這對一向標榜自己“不作惡”的谷歌來說,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會計師稱如此偷逃稅做法太“笨”
谷歌偷漏稅的“壞名聲”,此前早已有之。2007年沸沸揚揚的中國互聯網最大涉稅案主角就是谷歌。雖然谷歌當時極力否認,但仍難掩眾口。時至今日,隨著中國稅務部門進一步調查的深入,谷歌偷漏稅的真相終會大白于天下。
上述會計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按規定代扣代繳營業稅,可能的情況是,谷歌中國往境外匯錢時,是以服務費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并沒有幫境外子公司或母公司繳納中國的稅款。
她繼續告訴記者說,像谷歌所在的服務業轉移收入是比較容易的。制造業和貿易,其貨物的進出經過海關會有一個價格的鑒定,但服務業轉移收入就會比較方便,因為這個看不見,摸不著。而中國的政府部門要求的資料也僅限于有關的合同、發票、外匯的進出等。這對于那些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在境外的公司就特別容易操作。
上述會計師告訴記者,跨國公司這種情況肯定是比較多。但這種偷逃稅是很笨的行為,這種做法顯然不是真正跨國會計事務所或律師事務所的餿主意,真正的國際避稅要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