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業經營”是喜是憂?
一些專家認為,房地產企業投資轉向,說明國家的調控效果在逐步顯現,但資本競逐資源,不僅可能會間接推高資源價格,并且在民眾對住房剛需依然較大的情況下,資本“出逃”還可能影響到住房的正常供給,對后市調控帶來不利影響。
有專家認為,房地產企業抽身進入礦產領域并不一定會給企業的運營帶來轉機。李鐵崗認為,由于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市場低迷、資金收緊的問題,很難投入大筆資金發展礦業,而且礦山投資回報周期相對較長,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投資收益的風險也不確定。
但上市房企“紛紛”轉向,卻可能對房地產帶來系列不利影響。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約30平方米,按照相關部門的城鎮化進程計算,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約為1500萬人,以目前平均住房水平測算,每年需新增住宅面積4.5億平方米。此外,全國城鎮180多億平方米住宅即使按70年計算折舊,每年也要2.6億平方米,而2010年我國住宅竣工面積6.12億平方米,整體供需關系仍較為緊張。
韓長吉說,目前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正是供需平衡,按照2011年1月份至6月份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量增量計算,除去投資性購房,目前房地產行業處于假象平衡狀態,市場需求量稍大于剛性需求量。但是這樣的平衡是在政策調控下形成的,如果房地產企業大規模離岸,市場供需最終將趨向供小于求,對房地產行業發展造成阻力。
專家表示,將并不寬裕的資金轉入其他行業,會使得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缺口變得更大,在調控政策之下,房地產企業應認真分析市場實際需求,更多地關注調整產品結構和謹慎定價,采取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戰略,而并不是謀求其他出路。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