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經過長達15年的艱苦談判,中國順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是中國加入WTO十周年,這10年是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發生重大變革的十年,也是中國和平崛起走向偉大復興的十年。十年時間里,中國很好地兌現了入世的承諾,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負責任的世貿組織成員,中國經濟實力躍升全球第二,并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
中國家電市場,嚴格說起來早在中國入世前就已經全面開放。伴隨著中國入世各項承諾的逐步兌現,十年來,中國家電業開放與發展齊飛,從最初“狼來了”的擔憂到如今產業控制權的穩如磐石,從引進資本技術生產線,到如今中國家電廠商昂首走出去,中國家電業不但經受住了入世的考驗,更在與外資的競爭與合作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面向未來,中國家電業仍然面臨著諸多的發展課題,例如產業的轉型升級,上游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中國家電企業的海外發展等,這都需要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審慎思考,大膽創新。
7月15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南方日報社和美的集團共同承辦,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中國電子商會協辦的“文明生長”——中國家電業入世十周年大型論壇在京舉行。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楊興鋒、美的集團副總裁黃曉明、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創維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監兼新聞發言人李從想、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等來自中國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高管、行業協會領導及行業資深研究專家聚首一堂,共同為入世十年的中國家電業把脈,為中國家電業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入世十年 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回憶說,在中國即將入世的時候,精明的洋品牌早已捷足先登,索尼、松下、東芝、夏普、日立、三洋、LG、三星和飛利浦紛紛在國內建立生產基地。洋品牌試圖以先進技術和廉價勞動力資本的優化組合來降低成本,取得品牌和價格的雙重優勢,以便能夠與迅速發展的中國家電相抗衡。
經過2000年價格大戰后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的中國家電,大多數企業的營銷手段和網絡相對滯后,與跨國公司相比,在諸多方面處于劣勢,這對中國家電產業構成一定威脅。于是國內家電業出現了“狼來了”的呼聲。
美的集團副總裁黃曉明說,當時國內家電企業選擇海外市場作為新的發展空間,依靠技術創新,在更高的層次上打破家電領域的核心技術為跨國企業所壟斷的局面。同時建立廣泛的戰略聯盟,包括與供應商、銷售商的戰略聯盟,以達到優勢互補、降低風險、提高競爭力的目的。
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稱,作為渠道,蘇寧見證了中國家電企業,與中國家電制造企業一起經歷了從入世之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全面超越,中國家電制造業的成長也帶動了蘇寧為代表的家電連鎖業的發展壯大。
龍永圖指出,制造業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講,很長時間內都將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而實際上即便是發達國家對于制造業也日益重視。特別是此次金融危機以后,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發達國家,對于制造業也提出重振和發展的問題。所以,中國的家電制造業將會迎來又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