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可成發展中國家模范
南方日報:最近您預測中國在2020年以前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回顧2002年,在中國剛剛加入WTO的時候,您寫過一本書《中國與世貿組織:改變著中國,也改變著世界貿易》。這10年間,您是否認為中國較好地遵守了WTO的規則?您對中國的印象發生了哪些改變?
素帕猜:作為一個經濟大國,中國必須認識到她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目標和競爭對象,包括“金磚四國”里的巴西和印度。比如在反傾銷領域和限額,我很理解,因為對于歐美國家來說,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象。
在不少國家中,反傾銷規則的實施是具有彈性的,但我認為中國在這些案件中并不完全處于劣勢。美國和歐盟在過去的反傾銷案件中均是有輸有贏,中國可以從它們的案件中吸取經驗。當很多規則涉及到中國經濟時,都會和國際利益掛鉤,這也是中國需要努力的地方。
WTO制度下的出口限制并不總是禁止的。實際上,只有在特定緊急情況下,對于某些國家的經濟需求,一些國家會進行出口限制。對中國而言便是某些較為關鍵敏感的領域,比如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資源性的產品。但事實是這些產品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問題在于為什么只有中國做這個工作,而其他國家無動于衷。我認為,中國可以提出這個問題來反駁。
往往一談金融中心,人們通常只注意到美國的華爾街,卻極少關注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沒有“街”的地區。因此我認為未來,我們需要推進發展中國家的合作,而中國可以成為這種合作的領導者。
南方日報:過去10年,中國發展迅速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成功路標可以激勵其他發展中國家嗎?
素帕猜:當然可以。當我寫《中國與世貿組織:改變著中國,也改變著世界貿易》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知道WTO會因為中國的加入而發生方向的改變,貿易和發展會更加有效和明朗。貿易不再以貿易自身為目的,而是為世界的發展服務。
發展中國家雖然可以將中國視為一個榜樣,但不能當做全面模仿的對象。我們認為,發展戰略是具有特殊性的,某些戰略適合中國,某些戰略適合泰國,某些戰略則適合馬來西亞。但我認為,有些經驗是適合于整個亞洲的,比如保持開放狀態,時刻著眼于變化,制定更有彈性的政策等,這也是中國需要帶給世界的關鍵信息,以便其他國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