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徽章。
世貿離不開中國
帕斯卡爾·拉米(世貿組織總干事):中國是世貿組織中繼美國和歐盟之后的第三頭“大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對世貿組織本身以及對世貿組織其他成員,都是一件好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是一種共贏,不僅中國從加入世貿組織中獲益了,其他國家也同樣從中受益。
通過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成功鞏固了多年持續開放取得的進步。中國成功帶領數億人擺脫貧困,在減貧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獲得了市場準入、貿易爭端解決、貿易規則制定等方面的便利,也增強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幫助中國贏得了大量投資。通過履行入世承諾,中國鞏固了經濟改革成果,使中國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受益。
對于其他世貿成員來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一方面,中國工業制成品和農產品進口稅率在發展中國家中處于較低水平;另一方面,過去10年,中國在出口猛增的同時,進口規模也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決定了:如果離開中國,世貿組織就不能稱為“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作為這個貿易體系的一部分,為維護體系的持續穩定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一點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表現尤為明顯,當世界經濟在許多方面經歷嚴重衰退時,貿易體系保持了基本穩定。
中國在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方面總體表現很好,這一點得到了所有世貿成員的一致認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并認真遵守世貿組織的一系列貿易程序和規則,創造出了有利于貿易發展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見性。中國在使國內法律與世貿規則相適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國開放的市場促進了貿易增長,而貿易增長又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開放是中國走向成功的根本原因。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更多貢獻。(王新萍)
震驚但不意外
巴爾舍夫斯基(美國前貿易代表):我不知道為什么中國讓我如此著迷,但那就是事實。我對從政后能參與、見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歷史性事件感到非常幸運。回首談判的點點滴滴,有艱難、有挫折,但印象最深的則是談判完成后那一時刻的激動。1999年11月15日是戲劇性的一天。我們差點就要談崩,但所幸雙方都意識到了這將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如今很難想象,如果當時沒能達成協議,我們喪失了多么大的發展機遇。
中國在過去10年里發生了舉世無雙、史無前例的變化。這種變化令人感到震驚但不意外。我知道加入世貿組織將改變中國,但感到震驚的是這種變化的速度和廣度。但我同時又不感到意外,因為中國社會富有進取精神,早在意識到經濟改革和開放的重要性之初,中國就已成為全球變化的領導者。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國內經濟改革進程的加速器,中國經濟的所有部門都融入到了這一進程中,這是中國在過去10年里經濟高速發展、重新成為全球性經濟大國的重要原因。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讓世界受益。過去10年里,中國國內市場相當開放,來自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的進口大幅增長。這從進口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中得到清晰的體現。同時,中國的出口迅速增長,全球消費者都從中受益。希望中國今后在培育國內經濟競爭力的同時,繼續目前的市場開放政策,充分發揮中國市場的潛力。
中國總體上出色履行了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中國在世貿組織中的作用是獨特、積極而富有建設性的。世貿組織作為負責制定規則的多邊貿易組織,其重要性不僅在于市場開放,而且是解決貿易爭端的機制。過去10年的實踐表明,中國已成為這一機制的最大使用者和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時,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發達國家的特點,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的這種兩面性使中國在世貿組織的規則制定中處于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中國的作用將有助于增強世貿組織的韌性和持久性。(馬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