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個稅起征點提高 居民增收600多億元
個稅改革將邁向綜合征收
——明年可以考慮相應調整勞動報酬所得和稿酬所得的稅收
中小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繁榮和穩定擴大就業的重要力量。2011年,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新情況,融資難、經營成本上升等問題十分突出。
為進一步支持和促進我國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國家還實施了對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在三年內免征印花稅,對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的政策繼續執行至2013年底等稅收優惠政策。
為支持農村金融發展,將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機構金融保險收入減按3%征收營業稅的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將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并擴大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納入現行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享受主體范圍,對其在合理的數量范圍內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者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在支持擴大就業方面,國家在2010年對原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對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限額減免稅政策,即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對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定額減免稅政策,即符合條件的企業吸收特定人員,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動20%。
這位負責人分析,這些新政策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著重支持自主創業,將對象范圍擴大到應屆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城鎮就業困難群體。二是保持優惠力度不減,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定額減免稅標準,勞動者自主創業的限額減免稅標準保持不變。三是政策管理更加規范,將政府擴大就業的公共服務職能與稅收征管緊密結合。
此外,國家在推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節能減排以及支持西部大開發等方面,也出臺了不少稅收優惠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研究員、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從已經出臺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來看,很多政策都是延續到明年的,這意味著明年結構性減稅仍有一定的空間。比如,明年在上海推出的“營改增”試點,應當盡快完善并總結經驗,爭取早日在全國推開,這樣減稅政策覆蓋面擴大,減稅的力度也將更大一些。同時,還應考慮出臺一些促進消費的財稅政策,減輕居民消費壓力,更好地滿足百姓的消費需求。
楊志勇認為,就個人所得稅而言,今年只是調整了工薪收入所得和個體戶收入所得這兩部分,明年可以考慮相應調整勞動報酬所得和稿酬所得。因為寫一本書可能要用好幾年的時間,但他取得報酬就在一個時間點上,應適當降低稅負。當然,個稅改革的最終目標還是由分類征收向綜合征收方向邁進,稅制才更加公平合理。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