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2011巨變中回歸理性 價格倒掛進一步蔓延
價格
價格倒掛進一步蔓延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京十五條”實施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場均價為24781元/平米,較調控前均價下降1.2%。目前,北京二手房價格開始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8月份北京二手房均價為24943元,較2月份下降0.8%。同時,在政策的持續影響下,業主對于未來二手房價格下降預期也逐漸增強,目前“鏈家在線”上掛牌房源平均掛牌價為29200元/平米,8月份整體議價空間已經擴大到14.6%,創調控后新高。
隨著通州、大興等近郊區域部分樓盤低價入市,北京新房價格出現明顯回落。今年11月份,北京新房成交價格時隔一年首次低于2萬元/平米。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11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9906元/平米,環比下降2.8%,這是繼去年10月份以來,北京商品住宅均價首次回落至2萬元/平米以下。
偉業我愛我家數據顯示,今年11月,北京一手房成交均價為19606元/平米,環比下降4.9%,與今年房價最高點時相比,房價跌幅達21%。
新房價格的下調,也加速了周邊二手房業主進一步下調房價的動力。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1月,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0891元/平米,環比下降5.9%,二手房價跌破2.1萬元/平米大關,創16個月來新低,與房價最高點時相比跌幅達到了16.8%。
一二手房價格互動往往成為各界研判樓市走向重要的“風向標”。今年,在樓市調控政策、高庫存壓力、新房密集供應等政策與市場的聯手發力之下,一方面一手房價格折扣屢創新低,另一方面二手房價格因業主惜售而出現停滯,這使得北京樓市出現一手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怪象。
銷售策略
低價出貨成主流
“市場旺盛時加速開發,市場疲軟時慢慢銷售”,囤地捂盤的開發模式,一定是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最佳模式。也正是在這種思路的引導下,整個2011年上半年,中國樓市的價格都還是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上漲的。而作為調控政策之重要一環的“限價銷售”甚至讓許多樓盤極為“悲壯”地選擇了延后上市,甚至是精裝修上市以避開“限價”。
在“限購、限貸、限價”等政策的調控下,僵持了一年之久的樓價,終于在“金九銀十”后開始斷崖式下降,龍湖地產、碧桂園、萬科地產、中海地產、招商地產等一系列品牌開發商相繼降價出貨。
房價的螺旋式下降讓大多數購房者無法接受。維權事件再次出現,售樓處被砸成常態。隨著開發商在全國各地降價銷售的出現,江蘇、山東、北京、杭州、成都、深圳及佛山等地近期不斷出現老業主維權要求賠償事件。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