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因素攜節日效應物價或重拾升勢
2012年12月以后,由于北方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雪天氣,而南方氣溫普遍偏低,對蔬菜生長和運輸均造成影響;同時由于天氣轉冷,肉類消費需求增加。近日持續的冰雪極寒天氣已經引發多地農產品價格上漲。貴陽市物價局統計數據顯示,肉類和蔬菜價格普遍漲幅較大,其中豬肉每公斤漲價超一元,白菜每公斤漲價近五毛,名列漲幅前茅。而山東青島、威海等地的牛奶、雞蛋等物品也出現價格上漲。廣州持續的陰雨天氣也使當地的部分綠葉蔬菜價格上漲,最高漲幅達兩成。
除了天氣,節日效應也成為影響食品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元旦、春節期間是傳統的消費旺季,白酒等已經被打上“逢節必漲”的印記。而隨著春節的到來,蔬菜采摘成本、人工成本等要增加,也在一定程度抬高菜價。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預計,物價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對于即將公布的12月經濟數據,多家機構發布預測報告,預計12月CPI延續同比回升勢頭,約為2.5%左右。
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各地財政大力保障重要商品物資儲備
除了國內成本上升、天氣等因素影響外,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也給穩物價調控帶來難度。2012你年12月,美聯儲推出第四輪量化寬松政策,許多國家亦出臺寬松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充分,可能會帶來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中國形成輸入型通脹壓力。
為了保證群眾過好元旦和春節,各地已經開始加強糧油、蔬菜、豬肉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商品物資儲備,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強商品市場調控,充實短缺品種庫存,確保市場供求平衡和物價基本穩定。財政部網站5日刊登文章顯示,山西、遼寧、江蘇、安徽、廣西等多地對糧油、蔬菜、豬肉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商品物資儲備,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