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作為CPI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CPI漲幅上還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中都受到強烈關注。
今年春節以來,豬肉價格直線下跌,豬糧比(生豬出廠價格/玉米批發價格)已經連續3個月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部分地區進入5.5:1以下的黃色預警區域,生豬養殖行業虧損嚴重。
一方面是養豬成本的不斷上漲,一方面是市場需求的持續低迷。多位接受本網訪問的食品行業分析師表示,在春節消費旺季結束后,目前正是市場豬肉消費的淡季,再加上今年豬肉加工企業訂單明顯滑落,相關肉類食品企業年前訂單就較往年減少20%,春節后訂單量又下降了6成,對生豬的需求自然大幅回落。
資料顯示,目前全國仍有4.6億頭左右的生豬存欄,如果市場需求不增加,價格必然大幅跳水。根據發改委豬價調控預案,當豬糧比跌破6:1時,政府將啟動收儲,跌破5.5:1時則加大收儲,跌破5:1深度虧損線啟動母豬補貼。鑒于目前全國相當部分地區豬糧比跌破5.5:1,養殖戶期盼著盡快啟動豬肉收儲。
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有關部門可能會在近期展開凍肉收儲,阻止豬價進一步下跌,最快3月底就可以出臺收儲措施方案。根據去年收儲情況來看,有冷庫儲藏能力的上市公司將納入收儲范圍,如中標將獲得一定利好,包括順鑫農業、高金食品等。
東興證券分析師劉家偉認為,在此時間點上建議投資者不妨關注生豬產業鏈投資機會。一般而言,國家收儲凍豬肉首先受益的是具有收儲資格的大型生豬屠宰企業。屠宰企業會通過參與國家收儲計劃而獲得更多的財政補貼支持,同時也會增加屠宰規模。上市的大型屠宰公司有順鑫農業、高金食品、得利斯;其次國家進行凍豬肉收儲會促使豬肉價格企穩反彈,豬肉價格的上漲會使生豬養殖企業受益,生豬養殖企業有羅牛山、正邦科技和新五豐。而豬肉價格的上漲,會刺激養豬戶的補欄積極性,從而利好種豬繁育企業和豬飼料生產企業,涉及的上市公司為順鑫農業、通威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等。
光大證券分析師于青青表示,收儲部分豬肉可改善市場供求關系,穩定市場價格,豬肉價格將企穩回升。此外,即將出臺的收儲方案除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還要防止生豬價格過快上漲,8.5∶1的豬糧比是防止生豬價格過快上漲的預警點。
于青青同時指出,過度下跌會損害養豬戶利益。但是豬肉過度上漲也會增加城市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負擔。價格過高時,有關部門要通過拋售儲備,保證供應,平抑市場。低價時把農民的豬收回來,通過儲備豬肉,減少市場的供應,穩定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