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透露,《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簡稱規劃)已獲批。這項總投資高達4.7萬億元的規劃,將使國家公路網總規模擴大至40.1萬公里,建設規模比原有規劃增加了約一倍,并將實現“縣縣通國道、地市通高速”。
我國仍有900多個縣沒有通國道
根據規劃,國家公路網由不收費的普通國道和收費的國家高速公路兩個路網構成。普通國道網由12條首都放射線、47條北南縱線、60條東西橫線和81條聯絡線組成,總規模約26.5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總里程約11.8萬公里。
規劃的調整主要是既有規劃難以適應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長遠需要。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介紹,“目前,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1億輛,是1981年的60倍。預計到2030年,交通運輸需求量還會有3—4倍的增長,這是既有普通國道難以支撐和適應的。”
“我國面臨的公路交通壓力,是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戴東昌介紹,目前我國公路承擔的貨運量是美國的3.7倍,公路貨物周轉量是美國2.8倍,單位GDP貨運強度是美國的6.3倍。“根據我們的測算,到2030年,公路交通的客貨運輸需求以及客貨周轉量基本上是現在的2.2—3.6倍之間。因此必須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站在戰略頂層設計的角度來謀劃公路網的規模、結構和布局。”
據介紹,目前,全國2800多個縣中仍有900多個縣沒有國道覆蓋,有18個新增的城鎮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和29個地級行政中心未實現與國家高速公路相連接;部分國家高速公路通道能力緊張、擁堵嚴重;普通國道路線不連續、不完整,國家公路與其他運輸方式之間、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之間的銜接協調不夠,導致網絡效益和效率難以發揮。
1000公里以內的省會間可當日到達
《規劃》是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中長期布局規劃,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國家發展綜合交通運輸的戰略方針,是指導國家公路長遠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根據規劃,車行國家公路網,1000公里以內的省會間可當日到達,東中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往返、西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到達。其中,普通國道全面連接縣級及以上行政區、交通樞紐、邊境口岸和國防設施;高速公路將全面連接地級行政中心及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及以上城市。
黃民認為,此次規劃的一個特點就是加強頂層設計。規劃首次研究了我國未來公路網的總體規模和層次結構。到2030年,我國公路網總規模約580萬公里,其中國家公路約40萬公里,占總規模的7%;省級公路占9%,鄉村公路占84%。
同時,規劃還擴大了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黃民介紹,“這次普通國道的擴展將重點在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新增的通連國道的900多個縣主要在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新增的兩條國家高速公路南北通道也在西部。這都是考慮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通過適度超前的交通基礎設施來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首次設定了“遠期展望線”1.8萬公里,主要位于西部地廣人稀的地區。“從目前來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所產生的交通需求,還不需要由一條高速公路來支撐。但是從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尤其是西部地區開發的角度考慮,需要一些高速公路與它聯通和溝通。未來將根據交通量的增長情況來確定其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