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的“酬謝房”
在西城區檢察院辦理的另一起“低價房”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袁某是被害人賀女士的鄰居,2010年初,袁某稱自己幫一家房地產公司做事,公司為了酬謝自己給了8套即將開盤的、位于北京西二環白紙坊附近的商品房,準備以每平方米5800元的價格轉讓。賀女士當即決定要買兩套,把9萬元定金打到了袁某的銀行卡上。袁某也很快和賀女士簽了商品房預售合同,并給了他正式發票。
到了當年10月份,交房的日子越來越近,袁某卻家門緊鎖,手機關機,心急如焚的賀女士報了警。袁某到案后交代,除了賀女士之外,他還騙了其他兩個人各4萬元,他和被害人簽訂的預售合同是偽造的,發票也是在街面花錢買的假的。
辦案人員表示,袁某僅僅虛構了一個“房地產公司酬謝”的噱頭,并未拿出任何證據,如此拙劣的騙局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袁某把誘惑放大到極致,讓被害人來不及思考,還擔心如此好事被別人搶走,于是自己緊著往圈套里鉆。如果賀女士對袁某的底細稍微有些了解,或者在簽預售房合同、拿發票時仔細核實真偽,也不致上當受騙。
辦案人員提示,現實中低價房也會存在,但肯定需要遵循市場規律,所謂的“酬謝房”不可能賣出明顯低于成本價的“超低價”。辦案人員提醒,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國家的調控政策也在不斷出臺,而不法分子同樣在根據新情況處心積慮地找漏洞,設騙局,希望購房者提高警惕,小心購房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