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漲聲 財政壓力逐年增大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教授毛保華表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公共交通網絡不斷擴大,財政補貼需求隨運營里程的增加而不斷擴大。這不僅給運營企業帶來壓力,也給財政增加負擔。因此,改革目前公交票制票價,具有現實意義。毛保華認為,軌道交通票價改革方案應以現實為基礎,實行按里程計價的方式,同時,考慮地面公交票制票價的相應變化。
不少專家表示,漲價趨勢勢在必行,財政款項來自納稅人,北京不僅僅有交通問題,醫療、衛生、教育均需要財政撥款,所以交通補貼的比例應該合理。另外,也有專家表示,提高高峰時段車票價格,對目前的擁擠狀況或有所改善。
反漲 高峰時段漲價難解擁擠
面對“漲聲”,有專家認為,實施低價公交和地鐵出行措施,是為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目前,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在45%左右,與國務院提出的60%的要求尚有距離,應該繼續推行低票價制。
也有專家認為,用漲價緩解擁擠狀況的說法并不合理,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關宏志認為,在早晚高峰時段出行的民眾,多為普通的上班族,他們不選擇打車或開車,或是因為經濟條件限制,讓這部分人剝離出地鐵出行的可能性不大。
相關新聞:
近日,“升級版”的飲料瓶回收機在北京地鐵10號線勁松和芍藥居站“上崗”,凡是2升以下的合格塑料瓶都可投放進新機器并對公交一卡通進行充值或者捐贈。詳細>>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上午通報,7月5日,本市地鐵客流創下了1057.25萬人次的歷史新高。警方正加派警力,盡力防止各個地鐵站出現客流交叉等容易引發踩踏事故的情況。詳細>>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全國最低”的北京公共交通廉價票制已施行8年,僅2012年,北京公共交通公用事業的補貼就達到170億元。低廉的公共交通,在方便、實惠百姓出行的同時,嚴重超負荷運行也使公共交通安全隱患大大增加。有媒體披露,明年北京地鐵、公交漲價或將成為可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