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認為,“穩中求進”是當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發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不僅從經濟運行狀況和增長態勢看我國經濟增長已顯現減速趨穩的特征,政府的經濟政策取向也從主要追求高速增長或“保增長”轉向“穩增長、調結構”。這深刻地顯示,我國經濟發展正進入一個新階段,經濟增長的態勢、經濟體制機制、制定經濟政策的理念等都在發生重大變化。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近期出臺的很多措施是長短結合的,短期看有利于穩增長,長期看有助于調結構。政策釋放的信號很清晰,引導市場改善了預期,使得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政策效果會更加明顯。
當然,在穩住經濟增速的大前提下,未來關鍵發力點還在于調結構、促改革。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經濟的換擋升級需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用改革的措施激發活力,用轉型的辦法增強動力。其核心是要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更多地靠市場力量去優化資源配置,激活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確實,長遠來看,中國經濟仍有多塊潛力可以挖掘,宏觀調控的施策空間也仍較為寬松。面對依然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國需更加堅定改革的步幅,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關系,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為世界經濟復蘇、地區穩定發展持續注入中國“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