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不斷深化改革,集中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公眾的生活有哪些改善?對2014年,人們又有什么期待?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搜狐新聞客戶端對469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7%的受訪者表示2013年個人生活比以往有所改善。71.3%的受訪者最希望2014年收入能有所提高。受訪者中,90后占18.2%,80后占43.4%,70后占26.7%。
60.7%受訪者肯定自己2013年生活較以往有改善
調查顯示,有1/4(24.9%)的受訪者確認,去年印象最深刻的國內大事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
去年,讓受訪者印象深刻且與個人利害相關的其他新聞或事件還有霧霾高發、延遲退休和單獨二胎放開。嫦娥三號登月、二套住房限購和中央部門集體“曬三公”,也讓一成以上受訪者感覺深刻印象。此外還有一些受訪者對高考文理不分科(8.4%)、塑化劑事件(6.1%)、蘆山地震(6.1%)和小微企業減稅(4.0%)印象較深。
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家住河北衡水市的李軍一直在關注與深化改革有關的新聞。雖然只是一個普通市民,但是他仔細閱讀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全文。他最支持提高國企上繳公共財政比例、破除國企行政壟斷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這三項改革措施。在他看來,這樣的促進社會公平的舉措有利于減少當下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化解不同階層之間的怨氣。
老家在山東高密農村的孫旭偉,在北京打工已經8年。由于長期從事汽車修理工作引起鉛中毒,兩個月以前,他換了工作。“以前雖然辛苦,但是每月能有八千多元的收入,現在每月只有不到四千元。”孫旭偉說,收入減少不僅直接導致他生活質量下降,而且使得他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不得不減少。
“我在北京這些年,看到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在這里工作和居住的一員,我親身體會和享受著這些改善。但是,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收獲,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孫旭偉說。
在本次調查中,60.7%的受訪者肯定自己2013年生活較以往有所改善,其中17.6%的人回答改善較大。但也有39.3%的受訪者回答“沒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