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母親節,王新春一整天都陪著媽媽。
她是吉林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已經和一家外企簽約,工作地點在上海,七月份正式上班。 “上海到白山好遠的,以后開始工作了,沒有寒暑假,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陪著父母了。”王新春說。
拿到六個公司錄用通知書的大學生
畢業季即將來臨,班上的同學工作找得怎么樣了?“只要是認真找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找到了一份工作,只不過有一些比較辛苦的,比如說很多人都簽約了銷售工作。”王新春說。
王新春為了找工作,輾轉十多個城市,最終拿到了六個公司的錄用通知書,“我身邊大多數的同學在找工作的時候都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己的發展,另外一個就是家庭,因為大家都是獨生子女,如果可以兩者兼顧那是最好的。”她說。
可是,這個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兩全其美的好事情,最終,在父母的支持下,王新春選擇了能給自己更多機會的大都市上海。
王新春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多么有事業心的人,按照她的想法,在本科畢業的三到五年之內,一定會在所簽的公司好好積累,“最初這幾年是一定要拼的,會賣力氣地干活,但是我想,我不會留在上海,那里的房子太貴了。”
王新春是管理培訓生,她稱,兩年之內,會在這家外企的各個部門“輪崗”,兩年之后,會確定自己的最終崗位。
兩年之內要從普通的員工成為稍微高級一些的員工,之后的三到五年要不斷地提高,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主管,在自己的事業和經濟基礎都有了一定基礎的時候,會暫時地停下來,考慮家庭問題、婚姻及孩子。然后會去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物價不那么高的城市,好好生活。這就是王新春的夢想。
多管齊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
近年來,吉林省采取積極措施,提高高校畢業生優良就業環境,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努力提高就業率,積極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目前,全省已建立58個創業園,其中省級大學生創業園31家,市級大學生創業園9家,縣(市、區)級大學生創業園18家,共吸引2721名大學生成功創業,直接帶動7223名高校畢業生就業。
依托東北亞博覽會召開大型公益人才交流會契機,截至目前,這個人才交流會已成功舉辦了4屆,共有1770家單位參會,提供崗位5.2萬個,達成意向性協議3.2萬人次。
聯合舉辦三屆長吉圖區域高校畢業生交流會。
先后出臺了《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關于吉林省2009年“一村一名大學生”就業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同時根據省情,增加了“一村一名大學生就業工程”、“大學生見習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充實社區服務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項目,共安置1.6萬名大學生到基層就業、2.7萬名大學生到企業見習。
今年招募300名“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
吉林省每萬人擁有高校畢業生比例居全國各省份前列。
今年,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7萬人,3月15日,吉林省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在省政府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登記就業率的目標是91.5%。
今年吉林省將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實施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學生”和就業見習項目,建設10個大學生省外實訓基地、10個大學生創業示范園、10個大學生見習示范基地,評選10名“感動吉林大學生創業先鋒”。
2013年全省計劃招募300名(其中,2011屆續聘167名,新招募133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鄉鎮(街道)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支教、支醫、支農和扶貧),服務期限兩年。
“三支一扶”大學生為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服務期限為兩年,服務期滿后自主擇業,享受以下政策待遇(服務期間如遇國家及省相關政策調整,執行最新規定)。服務期間按月發放工資、生活補貼,每人每月發放2200元。
實習編輯: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