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的3個建議
1 學歐美,立法控制玻璃幕墻數量
昨天,有讀者向本報建議稱,要想降低玻璃幕墻帶來的安全隱患,首先應該從源頭上控制,和歐美國家一樣,減少高樓大廈玻璃幕墻的使用數量。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事實上歐美一些國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限制在建筑物外部裝修使用玻璃幕墻。1973年的一場狂風,美國波士頓漢考克大廈被擊得千瘡百孔,玻璃幕墻在它的發源地美國的地位從此一落千丈。無論紐約還是巴黎,只有在金融區的建筑才能看到玻璃幕墻,不可能像我們現在很多城市這樣遍布大街小巷。另外,不少發達國家或地區甚至明文限制使用釉面磚和馬賽克裝飾外墻。在發現玻璃幕墻存在的諸多安全隱患和不夠環保之后,美國出臺《節約能源法》對玻璃使用提出限制;德國禁止使用大面積玻璃幕墻。而這一時期正是中國玻璃幕墻高速發展的時期,直到2005年7月1日,中國才實施第一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開始對公共建筑的外窗可開啟面積、玻璃幕墻占墻面的面積等提出具體限制標準。因此在這近20年間,此消彼長,中國玻璃幕墻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玻璃幕墻出產和使用大國。
2 學日本,幕墻建筑配套裙樓保護
還有讀者認為,玻璃幕墻建筑可以有,但應該學習日本等國家,一定要有裙樓保護,這樣就算玻璃掉落,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日本等發達國家通常規定使用玻璃幕墻的建筑必須要建裙樓和綠化帶,那么,裙樓和綠化帶就組成一個安全的緩沖帶,保證玻璃幕墻一旦出現問題發生墜落,只會掉在緩沖帶上,避免傷及無辜行人。而據有關專家介紹,中國絕大多數大樓都沒有這樣的保護。
據悉,使用鋼化玻璃作為玻璃幕墻的材料,是目前我國行業內的普遍做法。然而,根據業內專家介紹, “鋼化玻璃自爆后掉下的是玻璃碴子,在加速墜落過程中產生的殺傷力足以穿過人的頭蓋骨。相比之下,夾絲玻璃或是夾層玻璃雖然不夠美觀,但破碎后仍由玻璃間的PVB膜維持成片狀,因此有效避免了玻璃破碎后墜落飛散,進而傷及路人。”業內專家介紹,以廣泛應用玻璃幕墻的日本為例,在玻璃幕墻材質的選擇上,日本普遍青睞夾絲玻璃或夾層玻璃,鋼化玻璃只有在比較偏遠的地區才能看到。
3 還可以給幕墻玻璃建個管理檔案
還有不少讀者很關心玻璃幕墻的監管問題。有讀者表示,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加強建筑幕墻工程管理的暫行規定》等法規,但規定中并未有明確的玻璃幕墻安全維護標準。
有讀者建議,玻璃幕墻管理能不能建立一個健全的管理檔案,可以查到玻璃是哪家廠商生產的,施工安裝又是哪家的,哪個工程隊搞的,這樣就可以分清責任,盡可能地使維修保養都規范化。另外,有專家認為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對玻璃幕墻的規劃、建設、運營各階段制定相應技術要求,讓“誰生產誰負責”這一原則更加明確。 茂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