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公益,“口袋應是玻璃做的”
針對國內古樹名木保護及管理現狀,有專家呼吁,有必要對社會公眾認養樹木工作構建專門的運行機制及其規范化的配套舉措。
“老園林”張藏成認為,應該組織專門的機構及人員,從樹木認養收費、建檔到活動宣傳、策劃等多環節,實施全過程的有效管理。“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做好了,古樹認養的‘春天’并不遙遠。”
對此,南京理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王蘭芳表示贊同:“市民認養樹木熱情不高,并不能說明不熱心公益。”她說,包括認養樹木等在內的需要公眾廣泛參與的公益活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織者和市民在良性互動中建立信任關系。
“公益活動的口袋應是玻璃做的。”王蘭芳提出,更重要的是,無論市民捐款多少,認養樹木活動的資金使用、樹木養護管理等相關情況都應該是透明的。
專家建議,園林綠化部門可通過信函、手機短信甚至開通專門的網站等方式,普及樹木養護知識,定期向認養者反饋樹木成活率、生長狀況等信息,乃至適時邀請認養者參與古樹維護等,回饋認養行為。“這關乎組織者的誠信和形象,更是對愛心和公益行為的激勵和認可,可滿足市民的成就感。”王蘭芳說。(王佩杰)
相關文章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