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落水者被直升機救援成功(丁從容/攝)
16時05分,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水上搜救中心指揮長繆瑞林宣布:2013?南黃海搜救綜合演習圓滿完成!
在隨后對本次演習的點評中,繆瑞林對本次演習的成功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本次演習一是險情等級高。演習事故險情級別達到了特大等級,模擬了2萬噸滿載油輪與載有12名漁民的漁船發生碰撞,油輪貨艙破損泄露,12名漁民全部落水,且碰撞造成火災爆炸,危及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第二氣源“洋口港LNG庫區”的安全。二是救援難度大。演習位置處在較為狹窄的爛沙洋南水道、臨近洋口港LNG碼頭的沿海水域,附近風大流急,落水人員漂移散亂,淺點多、潮落差大,事故漁船又沉沒在航道內,救援船只難于全面鋪開。同時,參演單位、人員裝備多,協調組織和配合難度大。三是演習科目多。演習設置了遇險通信、搜尋救助、火災爆炸、緊急撤離、消防滅火、空中救援、溢油清污、沉船打撈8個科目,是一次按照“水上重特大事故險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的水上搜救大練兵。四是針對性明確。江蘇沿海涉水工程齊聚上馬,開工建設如火如荼,大量施工船舶在現場日夜施工;養殖捕撈作業繁忙,海洋養殖業發達,從事養殖和捕撈作業人員近6萬名,漁業生產方式較為單一,漁民安全防范意識不高、防范能力不強。洋口LNG等一批重點項目運營以來,超大型LNG專用運輸船頻繁進出洋口港,也帶來了一定的水上監管難度。本次演習模擬油輪和漁船的碰撞、爆炸、污染和人員落水險情,抓住了南黃海沿海水域通航環境的特點,以及監管中的重點和難點,貼近實際,針對性較強,目的明確。五是演習規模大。此次演習海、陸、空多方協作,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直接參演單位達22家,參演飛機1架、船艇24艘,出動消防車、救護車各2輛,參演人員640余人,動用演習資源價值超50億元。不僅出動了消拖兩用船和打撈工程船,還出動了專業水上救助直升機。六是科技含量高。演習中省、市水上搜救中心聯動,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VTS、CCTV、GPS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演習區域的監控。演習指揮船通過衛星連線將現場信號實時傳輸到省水上搜救中心,實時掌控演習全過程,增強了應急指揮的針對性。七是協作意識強。歷時30余分鐘的演習,涉及8個單項搜救動作、數百個聯絡環節。從開始籌備到正式演習,共進行分項演練和合成演練近十次,各參演單位人員各司其職,不怕苦,不怕累,體現了服務大局、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搜救精神。八是時間安排巧。演習活動安排在安全生產月(6月份),演習時正值應急演練周,也是今年汛期到來和臺風影響前的關鍵時刻。演習意義深遠,不僅給各搜救成員單位、出海漁船以及涉水作業單位現場上了生動的一課,增強了安全意識,也為健全完善水上應急救援機制,培養善打硬仗,能打惡仗,常打勝仗的水上救援隊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