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營養早餐粥,買一碗粥,獻一份愛,呼吁光盤,謝絕浪費。”
為了迎接第33個世界糧食日,給更多的貧困地區飽受營養不良之苦的兒童送去社會的關愛,10月16日,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東西食堂門口擺起了“義賣”粥攤,銷售米粥和各式西點。來自該校外國語學院、旅烹學院和機械學院的“攤主”們忙的不亦樂乎。 “義賣”粥攤由該校三個學院“合資”,銷售的西點以及各色美味早餐粥由該校的旅烹學院制作,外院與機械學院負責招攬顧客。粥攤的早餐較食堂便宜些,黑米、八寶類的營養粥一碗2元,各色小食也大約在2-4元。清晨六點第一批上市的6大鍋米粥裝在保溫桶里,和早餐點心一樣都在一個小時內被搶購一空,“攤主”們又加做了幾鍋粥,沒過多久也見了底,一旁的募捐箱儼然一副饜足的樣子。
為什么校園里公然擺起了早餐攤?義賣粥攤的“老板”包正文表示,他們并非想“賺外快”,也不是想體驗小攤販的生活,而是在助力公益。他們的宣傳橫幅上寫著:“節糧從我做起,愛心在這里出發。”
當被問及創辦粥攤的初衷,他告訴記者,“我剛來大學不久,卻飽嘗大學食堂的“辛酸”,身邊同學也常抱怨,剛吃幾口就倒掉,浪費嚴重。當時我有個想法,給大家做美味粥,可口還減少浪費,讓周圍的人有‘節糧’的意識,收入還可以捐做慈善。”他抽出一張采購單書,說,“籌到的錢我打算一部分通過扶貧基金會的“愛心包裹”計劃寄給四川貧困山區的孩子,另一部分用來采購食物、書本和日常用品,以大家的名義送往揚州陽光安養中心。這樣一來,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愛心換來實物,讓送溫暖的行動更實際。”
據了解,一天下來,“義賣”粥攤銷售了幾百碗早餐粥,營業額是586元,。當看到自己的辛苦努力換來豐收的碩果,來自外院的“攤主”徐弘說,“一天來我感觸最深的是看到許多已經吃過早飯的同學經過,沒有買粥,但看到募捐箱,仍掏出錢塞了進去。同學中從不缺有愛心的人,讓我覺得自己的辛苦很值得。”
“加上從軍訓結束后向同學們回收軍訓服賺的錢,現在慈善基金已經逾千元。”熱心公益的粥攤“老板”包正文自信滿滿,下一步他正打算開辦“跳蚤市場”,收集學生的閑置物,舊物交易,實現資源再利用的同時,收集更多愛心基金,幫助貧困人群。(通訊員 高曉琪 劉顏 鄒海榮)
實習編輯:許繼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