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一場為四川貧困山區募集善款活動。此次活動是由該院攜手“揚州好人”吳修德夫婦共同發起,為四川地區貧困小學開啟“冬日暖陽”計劃,全院師生積極做出響應,通過捐款捐物、義賣等活動援助災區小學,傳遞冬日溫暖。
“揚州好人”大愛感動學子 自發傳遞“接力棒”
“退而不休,堅守一個老共產黨員的信念,默默無聞,將愛化作一道照耀心靈的彩虹。吳修德、李翠珍夫婦將一輩子積攢的10萬元全部捐給四川災區,新建小學。捐資助學,大愛無疆。”這是有關媒體對老夫婦簡短但卻最真實的評價。
近日,“揚州好人”吳修德夫婦做客揚大“好人事跡”報告會,他們拿出自己全部養老金捐助四川地震受災地區丹棱順龍小學學生,并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設立獎學金,資助貧困學生,他們的大愛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學生。馬院的一群大學生深受啟發,以實際行動向吳修德夫婦的可貴精神致敬,決定接過“接力棒”,幫助順龍小學。為了讓貧困師生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溫暖,學生們開展了募捐活動,希望能為災區小學生們添置棉衣,棉鞋。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支持與積極響應。
“吳修德、李翠珍這對‘揚州好人’夫婦用自己的行動,感動著一座城市,構筑著揚州人精神家園中最亮麗的風景。學生們能夠接過‘接力棒’,學好人,做好事,讓我們感到欣慰,學院對于此活動將全力支持。”馬院團委副書記楊方老師說道。
揚大學子寄語、繪畫傳遞正能量
“獻上我們一份愛心,捐款不分多少,一元不嫌少,百元不嫌多,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募捐活動現場的標語真摯而誠懇。學生們還豎起了寄語板,前來捐款的師生都可以將自己想對山區孩子說的話寫在上面,募捐結束后會同善款一起寄到學生手中。政教1201班的團支書周申倡同學向捐款箱投進了一百元,他告訴記者:“我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他們的教室沒有空調,沒有暖氣,學習環境異常艱苦,我希望自己的小小的一份愛心能為他們帶去溫暖。”
研究生趙紅梅同學不僅帶來了捐款,還特意為山區小學的孩子們畫了一幅雙手緊握,傳遞力量的圖畫,她希望自己的這一幅畫也能送達孩子們手中。“雖然災難過去了五年,但是給孩子們心靈上留下的陰影卻是無論過去多久都是難以抹去的,”她同學告訴記者:“我們需要去關愛那些災區的兒童,無論是在物質還是心靈上,我希望我的祝福與鼓勵能陪伴他們,給他們帶去溫暖。能讓孩子們看到、感受到,無論何時我們都與他們在一起。“
“接力棒”還在繼續,讓公益不停步
據悉,此次與“揚州好人”吳修德夫婦攜手共同開啟的關愛行動,還將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下去,自今年起,每年春季4-6月,秋季10-12月都將在校內開展為順龍小學的募捐活動。青年志愿者協會將在每年6月底和每年12月初將匯集到的善款郵寄至該小學,兩筆錢分別用作給貧困新生入學時發放學習用品和入冬前給貧困孩子添置棉襪和保暖鞋等物品的專用款項。
院青協會長屠麗雅同學告訴記者:“在吳老先生夫婦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們將傳好愛的‘接力棒’,讓這樣一種關愛行動在學生中間不斷傳遞下去,讓災后的順龍小學感受的來自我們的關愛。”
截止到活動結束,募捐總金額達3010.1元,其中學院關工委副主任楊燕老師看到倡議書以后,立即捐贈了1000元。楊老師說道:“關心所有孩子的成長,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學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同時學生們的公益活動也值得鼓勵與支持,我希望自己能為學生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此外,學生們還將到學生班級進行愛的傳遞接力活動,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這場公益活動中來。吳修德老人還建議同學們:“由于路途遙遠,運送衣物、書籍代價昂貴,以及地區差異導致物價也是天壤地別。直接匯款更現實!”學生們決定將所收的款項最后將通過現金郵寄的方式,傳遞到順龍小學學生們手中。(通訊員 楊方、姚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