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有個人很酷,助人為樂到處忙碌……”日前,一首名為《雷鋒去哪兒》的自創歌曲在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內傳唱,這首改編自熱門歌曲《爸爸去哪兒》的歌儼然已成為師生們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將學院“學雷鋒”活動推向高潮。
“《爸爸去哪兒》這首歌輕快的旋律和簡單的歌詞很適合傳唱,我們平時也會哼上幾句。正值‘學雷鋒’月到來之際,我們幾個同學根據它的曲調,結合雷鋒的生平事跡,重新創作了歌詞,以此來宣傳‘雷鋒精神’,同時鼓勵大家踐行‘雷鋒精神’。”歌曲的主創人董正杰談及創作的靈感和想法。
歌曲經學生在微博、人人等平臺傳播,立即引發了大家對歌曲及“雷鋒精神”的熱議。該院大三學生周孫東在聽完整首歌曲后頗有感觸:“‘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我們不僅要在‘雷鋒月’做好事,更要將‘雷鋒精神’落實到平時的行動中去。”
該院團委楊方老師對于學生的創意大加贊賞:“時下‘學雷鋒,一陣風’的現象似乎已成為一種風潮,這是對‘雷鋒精神’的曲解和弱化。《雷鋒去哪兒》將網絡熱門歌曲與‘雷鋒精神’相結合,適應了現代青年的文化需求,能夠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加入到‘學雷鋒’的行列中來。”同時,她也表示,學院會將《雷鋒去哪兒》運用到日常“學雷鋒”活動中去,讓“雷鋒精神”歷久彌新!
(通訊員 姚海波 趙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