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交通違法嚴管首日查處非機動車違法4216件 因違法者眾多只好“教育為主,罰款為輔”
“太多了,抓不過來!”
6月1日是沈陽嚴查“一人四車”交通違法行為的首日。因違法者太多,原本多次重申的“嚴格按照規定處罰”,無奈變成“教育為主,罰款為輔”。
摩托違法被攔
加大油門欲撞交警
昨日的檢查中,因為各類違法行為過多,交警執法過程中不僅遭遇尷尬,甚至還面臨危險。
14時40分許,鐵西區肇工街交通崗附近,一輛載客摩托車非法上道。
交警上前攔截時,摩托車突然左右躲閃了幾下,然后加大油門向交警沖撞過來,執勤交警快速側身同時用手試圖拽住摩托車,但還是讓摩托車溜走,當時摩托車后座上還坐了一名乘客。
執勤交警說:“太危險了,我們管理是為他們好,要是出事了啥都晚了?!?/p>
交通嚴管同時
不忘人性化執法
昨日,沈陽警方重點加強了對12條電動車禁行街路、10條示范路的整治,交警部門在沿線150處燈崗安排300名警力和828名協勤人員,并安排了55臺執法車進行巡邏管控,組織4505名交通志愿者在全市947處燈崗、易堵點位和重要公交車站維護交通秩序。
其間,沈陽市公安局主要領導全部下到路面,組織、指揮民警開展整治工作。同時,由市局機關抽調警力組成的交通管理行動大隊和交通管理督察大隊的400名民警也全部深入到各條禁行街路和示范街路開展整治工作。
行動中,警方重點對電動自行車走禁行路、走機動車道及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加大了整治和處罰力度,同時,公安機關還人性化執法,對農民工、送孩子的家長等部分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人普遍采取了現場糾正、說服教育等方式。
昨日18時40分,來自沈陽市公安局的消息,昨日全天,沈公安機關共查處各類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4216件。
今后,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鏡頭1 電動車坐仨人
皇姑區北陵大街上,一輛電動車違規上道,并在車前后處馱人,被交警攔下。
交警告訴對方,根據相關規定,電動車馱人只能是12歲以下兒童,且必須坐在固定座椅上。
聽到交警的勸告后,對方終于認錯。
鏡頭2 改裝倒騎驢趁機開溜
昨日14時10分,鐵西區肇工街交通崗附近,一輛改裝倒騎驢橫行快車道,在車流中車上的人還不停地用手向機動車司機示意讓行。
當交警攔下他們時,車上3人雖然停下車但絲毫沒有接受處理的意思?!袄拱?,別處理了,行不……”推車人不以為然地和交警攀談,當得知交警要罰沒車輛時,三人竟然向旁邊的記者求援,讓記者幫忙說好話。
糾纏了10分鐘左右,3人看交警仍要處罰,便趁交警檢查其他車輛的時候推起車往旁邊的胡同溜。
交警發現后趕緊追蹤并在胡同口再次將其按住,最終罰沒了車輛。
鏡頭3 橫穿馬路被罰:哪個收錢?
11時15分許,沈陽市大東區滂江街45號附近,一男一女兩名行人橫穿馬路,接著又順著湍急的車流在雙黃線上行走,直到對面的車輛減少后才快步跑過去。
二人試圖跨越護欄時,被大東區交警大隊民副大隊長魏啟華阻止。民警正要開罰單時,其中40歲的男子說:“我們都沒帶錢,這是去工地上工。”
民警沒有說話,繼續填寫罰單,每人罰款5元。其中的女子說:“算了,我回去取錢。”女子扭頭就走。11時25分許,女子手拿10元錢晃一晃,“哎,你們哪個收錢來?”看到民警后,女子將錢塞到民警手上,扭頭就走。民警喊住她,遞給她罰款單,女子沒有收下隨后離開現場。
執法難 成批違法,怎么抓啊
下午的和平區勝利大街上,幾乎每分鐘就有數起違法行為發生,成批的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即使民警不斷阻攔,違法行人、非機動車仍不以為然。
“這么多的違法行為,用眼睛看都看不過來,怎么抓?。俊泵窬療o奈地反問記者。
有位民警介紹,他開出的罰款單主要針對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違法行為,無一例行人違法被罰,因為行人闖紅燈違法行為眾多,而且大多都是成批的,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教育都教育不過來。
先稱沒錢,然后講價
執法中,很多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都以“沒帶錢”為由跟交警“磨”,“磨人”不成就講價。
昨日上午,大東區滂江街,一輛電動車因載貨超寬被交警攔下,騎車男子得知要被處罰30元后,從兜內掏出一把零錢,數一數,對民警說:“只有8塊,行不?”
14時20分許,勝利大街沈陽站前,記者數了一下民警手中已經開出的罰款單,共24張。而民警罰款總額是一大把零錢,硬幣不在少數,共計不到100元。
民警說:“騎車人就說沒帶錢,還跟我講價?!?/p>
民警說 罰款不是目的 是讓違法者記住教訓
“管不過來也得管,罰不過來也得罰。”面對記者提出的執法困難的疑問,大東大隊一位民警說。
目前,一些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已經成了“習慣”。面對這樣成批量的違法行為,教育根本起不到效果,只有處罰才能真正讓違法行為人記住教訓。
“別看5元、10元的,肯定比教育的效果好,”該民警表示,“罰款并不是目的,但是一定能讓違法行為人記住這次罰款的經歷,這樣下次就不會再犯了,也就減少了一次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p>
和平區一位交警認為,嚴管首日以教育警告為主,因為眾多已成為習慣的違法行為不能一次徹底整頓完,這樣的整治行動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也不該一次肅清,“整頓這項違法,其實我們是最辛苦的,也是最不情愿管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不管,那么誰來保證市民的安全?”
來源:華商晨報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