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皮充實木賺取暴利
許多消費者花高價購買進口家具,就是希望買個放心。沈陽各家“進口家具”專賣店里,也紛紛打出“實木”等字樣打動消費者。但是記者走訪了沈陽的幾個進口家具市場后發現,一些“進口家具”銷售商喊出的實木家具、純木家具、純實木家具、板木家具,很多是以大芯板等為主要原料的貼皮家具。
在鐵西區某著名商場的一家進口品牌店里,記者詢問一款價格昂貴的進口電視柜:“是實木的嗎?”銷售員明確表示:“是進口實木家具,而且是全實木的。”記者仔細敲打了一陣家具,發現側面發出空空的聲音。銷售員這才說道:“這個柜子頂部是實木的,其他部位是大芯板。”據了解,大芯板存在熱脹冷縮后易開膠、鼓面、變形等缺點,使用這種材料制作的家具,比實木家具的使用壽命要短得多。
“打著實木的幌子賣貼皮家具,可以贏得數倍利潤。”某家居店的王經理說:“貼皮家具利潤驚人,高達100%—130%,而真正的全實木家具利潤僅有15%—30%。”
外國雜木冒充紅木
隨著紅木家具的價格連年上升,市場上掀起了紅木家具消費熱潮。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只有紫檀木、花梨木等八類木材的芯材才能稱為紅木。但是記者在沈陽市場上發現,一些商家炮制出帶著“洋名”的紅木家具欺騙消費者。
非洲紫檀、印度紫檀、巴西黃花梨……鐵西九路家具城附近的一家紅木家具專賣店,將這些帶著“洋名”的家具產品,統統標稱為紅木家具。“巴西黃花梨并非花梨木,而是原產非洲的古夷蘇木;非洲紫檀、印度紫檀并非紫檀木,而是亞花梨木。”沈陽市家具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一些不法廠商鉆消費者缺乏紅木知識的空子,或將外文商品名與拉丁文混淆,或以一些顏色、紋路相近的木料攀附名木,欺騙消費者。
“這些帶著洋名的"手工紅木家具",多數是河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企業以機械制作的,比較粗糙。”沈陽市家具協會的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些以國外雜木為原料生產的家具,不具備太多的收藏特性,收藏者與消費者要慎重購買。本報記者傅淞巖
如何識別貼皮家具
看實木家具的主要部件和面板的花紋、疤結是否“一脈相承”,要特別留意是否有粘貼留下的縫隙。
可以聞一下家具,實木含有天然的木頭味:柏木有淡香,松木有松脂味。如果聞到的是刺鼻膠水味和密度板的木糠味,那就要多留個心眼了。貼皮家具的人造板會有很濃的化學材料氣味,如甲醛等會很好識別。
在征得商家的同意后敲打幾下家具,實木會發出較清脆的聲音,而人造板則聲音低沉。
來源:南方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