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口增速高于全國6.1個百分點
12月16日,記者從沈陽海關了解到,今年前11個月,我省對外貿易大幅增長,出口貿易總值達60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4%,增速高于全國6.1個百分點。
前11個月,全省進出口貿易總值達105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外貿增速高于全國3.3個百分點。其中,進口貿易總值達447.5億美元,同比增長6.7%,一般貿易出口343.7億美元,同比增長28.6%,加工貿易出口211.7億美元。 11月當月全省進出口總值達123.7億美元,同比增長23.2%,當月出口和進口總值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從出口企業類型上看,我省民營企業出口強勁增長,國有企業出口微幅增長。前11個月,民營企業出口達281.4億美元,同比增長44.2%,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04.3億美元,國有企業出口118.9億美元,同比增長0.8%。
從出口目的地上看,我省對東盟、歐盟和美國出口大幅增長,分別同比增長49.1%、19.1%和18.3%。此外,對日本出口93.8億美元;對韓國出口49.8億美元。
從出口產品上看,我省成品油和服裝及衣著出口大幅增長,其他傳統大宗商品出口持續增長。其中,機電產品出口244.6億美元,同比增長3.8%;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0億美元,同比增長7.3%;鋼材出口50億美元,增長0.8%;農產品出口46.3億美元,增長8.1%;服裝及衣著出口45.2億美元,增長18.5%;成品油出口43億美元,增長46.5%。
14個市的出口均保持增長。前11個月,在出口貿易總值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中,大連、沈陽和營口分別達到351.4億美元、65.8億美元和41.3億美元。在出口增幅前三名中,阜新、鐵嶺和盤錦分別達50.1%、50%和44.5%。
沈陽海關相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我省外貿出口呈現先抑后揚走勢,整體趨好,但仍有一定的下行風險。一是世界經濟仍處于低速溫和復蘇通道,市場需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二是我省的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競爭力進一步下降;三是人民幣升值等匯率波動和發達國家資本回流等因素。建議我省注重加強實體經濟的政策扶持,特別要重點發展產業鏈的高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