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公共財政收入年底突破千億
遼寧縣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千億元這一目標,將于今年底實現。屆時,這個數字將比2010年翻一番,新一輪三年倍增目標也將完美收官,我省縣域經濟已由“短板”變成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1年,省政府實施縣域經濟新一輪三年倍增計劃,以增強縣域綜合經濟實力和基本競爭力。如今,我省縣域經濟總量已占全省經濟半壁江山,對財政貢獻率已由2010年的23.6%提高到29%。縣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20億元的縣(市)將達到18個左右,其中瓦房店、莊河兩個市均超50億元。
作為全省縣域的排頭兵,瓦房店市擁有縣域品牌代言人“瓦軸”,瓦房店市4個超百億元產值的產業集群中,軸承產業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2013年全市軸承產業集群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10億元,增加值預計完成134億元。后起之秀的機床產業集群今年實現銷售收入73.4億元,通用機床的產量、銷售量和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縣級市第一。憑著4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的齊頭并進,瓦房店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遼寧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領先者忙于擴大優勢,急追者則致力于實現彎道超越。
“十一五”,不沿邊、不靠海的開原市開創了把 劣勢轉變為優勢的 “開原模式”。
在新一輪三年倍增計劃實施中,開原更是抓住“投資洼地、增收高地”這一理念,招商引資取得歷史性突破。 3年來,全市新引進項目239個,5億元以上項目66個,實際到位資金480多億元,世界500強企業益海嘉里集團更是投資30億元建設生物化工項目。以華原重工、三洋重工為代表的起重機械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開原成為全國三大起重機械生產基地之一。
三年前,遼寧縣域經濟的異軍突起備受矚目;三年后,進入發展快車道的縣域經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
這三年,工業產業集群集聚效應日益增強,規模和影響力加快擴張,超百億元工業產業集群達到26個,大石橋鎂制品深加工、海城菱鎂新材料、瓦房店軸承、法庫陶瓷等4個產業集群銷售收入預計超過500億元,一批定位準確、主導產業優勢明顯、核心企業發展穩健的產業集群正在全省縣域崛起;這三年,現代農業建設進一步夯實,4個千萬畝工程惠澤農業,投資10億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已達108個,農業“一縣一業”品牌效應不斷提升;這三年,以縣城市政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產業園區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為重點的縣城建設項目掀起高潮,產城、城鄉互動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