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項舉措送給遼寧政策“紅利”
28號文件全文共8800余字,包括11個方面35條措施。用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喬軍的話講,“字字皆機遇,條條是紅利”。將其歸納、細分,可以概括為以下九大方面:
民營企業如魚得水。28號文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松綁、放權。遼寧的各類市場主體將在“下放審批”、“減少審批”等新政關鍵詞的作用下競相迸發活力。當市場被激活,民營企業便如魚得水。按照28號文件,社會資本能參與國家級重大投資示范項目,民間資本能設立民營銀行,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也可廣納民間資本、外資以及各類新型社會資本的加入。
國有企業輕裝上陣。28號文件的“重頭戲”之一是助力國企求突破、甩包袱。遼寧國企多、負擔重,改革的難度也大,28號文件鼓勵并支持國企改革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在28號文件的支持下,國有資產能夠資本化、證券化,企業管理層、技術骨干、員工可以出資參與企業改制,中央企業與地方將共建產業園區,國企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有望用兩至三年時間得到妥善解決
科技創新沖破障礙。28號文件是推動遼寧科技創新的“有形之手”。其“形”在于利用政策、資金、項目進行多方面扶持,例如,設立引導創新鏈整合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實施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示范項目,設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對東北給予重點支持。
產業結構升級加速。遼寧要振興,關鍵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文件中,遼寧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的方向更清晰。傳統優勢產業方面,國家重點工程將優先采用國產裝備,還將扶持優勢裝備走出去;新興產業方面,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產業,以及航空企業都將獲國家重點培育;服務業方面,旅游、創意、影視、娛樂、電子商務等都有政策紅利,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