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加壓開啟“雙向模式”搶占先機
機遇是有時效的。
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大幕徐徐拉開的時候,我們欣喜地看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厚愛,35條政策傾斜,各部委不斷加大的支持和投資力度,向東北流動的優質資源和好項目……一系列利好的消息和千載難逢的機遇都向我們撲面而來。但遼寧怎樣去迎接這些機遇,靠什么去抓住這些機遇,怎樣迅速地把機遇變成自己發展的機會,所有這些問題的關鍵離不開一個“搶”字,也就是說,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使遼寧走在新一輪振興前列,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增長極。
在28號文件正式下發的第一時間,省委書記王珉就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貫徹傳達,省長李希先后三次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研究任務分工。
7月24日,我省及時調整充實了振興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珉和省長李希任組長和副組長,并組建了12個重點推進組。
9月24日,與28號文件35條政策對應的一個龐大而縝密的148條任務分工方案,就下發到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任務分工實行報告制度,各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分解任務,研究制定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并將完成任務情況每個季度書面上報一次”,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發改委主任王金笛介紹。
35條對應148條,而且每條都有責任人和負責單位、地區,本來已經非常細化的方案,還要再分解、再落實,這是為把28號文件每句話每個字都吃透嚼爛,變成可迅速操作的項目,從而把每一項政策都實實在在抓在手上,變成我們自己的發展機遇。
正像喬軍所說:“28號文件是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文件中明確提及給遼寧的政策,我們要當仁不讓,扎實推進;文件中的政策沒有指明針對地區,但與遼寧實際情況相適應,我們必須要全力爭取,堅決拿到;文件中遼寧目前暫時還不具備條件的政策,我們也要努力跟上,作為一種目標,積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