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縣稻田養蟹現場。
盤山縣胡家河蟹市場,賣家正在給河蟹分類打包。
“今年河蟹價錢漲了10多塊錢(一斤)呢。咱這兒的河蟹有名了,肯定不一樣,”遼寧盤錦市盤山縣“蟹后”孫秀玲一邊忙著給螃蟹裝箱,一邊樂得合不攏嘴。
1990年就開始養殖河蟹的孫目前承包了1000多畝地用于養蟹,年銷售量超過100噸。而在以河蟹而聞名的盤山縣,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盤山縣地處渤海之濱,遼東灣北畔。境內河渠縱橫交錯,坑塘星羅棋布,為發展河蟹養殖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該縣大力發展河蟹養殖產業,實施了發放小額貸款、物化補貼等優惠政策,全力支持和鼓勵廣大農民大規模發展河蟹產業。
此外,盤山縣還不斷更新觀念,在“大養蟹”、“養大蟹”的基礎上,提出把“稻田養蟹”變為“蟹田種稻”,使全縣河蟹產業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
目前,盤山縣河蟹養殖規模達到80萬畝,占全國的6.5%;產量3萬噸,占全國的6%。相關從業人員達到7.8萬人,實現產值20.5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35%。
今年9月,該縣更是被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授予“河蟹產業第一縣”稱號。
“這是對我們河蟹產業發展的鼓勵和認可,也是我們接下來工作的動力。下一步將積極打造我們的河蟹品牌,”盤山縣長楊斌說。
據楊縣長介紹,品牌打造將圍繞提升品質、技術研發和市場開發三個方面進行。首先政府將從蟹苗、繁育等整個生產流程進行質量和環境控制,提升整體產品品質。同時,通過成立“中國北方稻蟹種養新技術研發中心”,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最后,通過打造新的河蟹市場、建立電子交易平臺等方式,開拓市場銷售渠道。
今年50歲的方志申就嘗到了品牌帶來的甜頭。他的“旭海河蟹”在2009年被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授予“中國十大名蟹”,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河蟹出口企業,年出口量達2000噸。“品牌就是生產力,”方深有感觸地說。
“有了品牌,河蟹才能有更高的附加值,百姓的腰包才能更鼓。河蟹看著不起眼,卻是富民的產業,比上所謂的‘大項目’更有意義、更重要,”楊斌說。
過去5年,該縣人均年收入以10%的速度不斷增長,今年達9710元,其中河蟹帶來的增收為2000元。
據介紹,未來該縣計劃實現河蟹養殖規模超百萬畝,大蟹產量5萬噸,實現產值50億元,河蟹產業實現全縣農業人口人均純收入5000元。“在叫響‘中國河蟹產業第一縣’品牌的基礎上,力爭成為‘第一強縣’,”楊斌說。
來源: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記者 吳勇 劉策)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