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記者從黔東南州天柱縣宣傳部獲悉,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辦公室遴選,天柱縣境清水江流域遺址群從全國56個候選發掘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據悉,3月25日以來,該項目已進入專家與網上公眾評選程序,有望成為該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據介紹,為配合湖南省洪江市托口電站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去年9月至12月,考古人員對清水江流域天柱縣境的白市盤塘(爛草坪)遺址、白市仙人洞遺址、白市辭兵洲遺址、江東溪口遺址展開大規模發掘,出土各時期石、陶、瓷、銅等文物1萬多件。考古發掘還發現明代時期古城遺址一座。
考古專家認為,天柱縣境清水江流域考古發掘,厘清了清水江流域自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商周、戰國秦漢至宋明時期的古代文化脈絡。大量石斧、石鑿、石鉞、石錘等石器的出土,豐富了貴州新、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內涵,有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7500—7000年左右,為高廟文化中、晚期遺存,拓展了高廟文化的空間分布,為探討高廟文化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天柱縣境清水江流域遺址群的發現,將黔東南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了6至7千年。”黔東南州文物局局長安天祥說。(蔣建民 楊仁炯 吳如雄)
來源:貴陽日報 編輯:寧波